欢迎光临本站,请注册为本站会员享受更多服务!       个人会员注册       企业会员注册  新农村网图文欣赏 个人会员免费注册   企业会员免费注册  个人会员登录   企业会员登录  加入收藏 
 新农村网图文欣赏

村庄查询 >>新疆 >> 西地镇 >>正文
西地镇
2012-2-9

西地镇简介:

        西地镇地处天山北麓冲积平原,距奇台县城13公里。全镇总面积316 平方公里,可耕地25余万亩,现有耕地8.8万亩,辖7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截止2005 年底全镇农牧民总户数达3645户,总人口达15688人。全镇共有7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党员总数643人,近年来大力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建示范点、争创“三强”村支部书记开展“双培”、“双强”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党员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发挥了党员的时代先进性,巩固了党组织在农村的基础地位。
    
     西地镇地势平坦开阔,土层肥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8℃, 有效积温为3123℃,平均无霜期160天,平均年降水量176毫米。年地下水补给量为3709万立方米,平均开采量4487万立方米。水利工程设施较为完备,现有配套机电井913眼,灌溉渠15 8公里,输电线路464.3万公里,是奇台县的农业大镇和典型的井灌区。西地镇地处沙漠边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生产的甜菜含糖量高,番茄优质高产,打瓜品质好、产量高,所产瓜类瓤沙味甜,其中尤以沙山子西甜瓜享有盛名,飘香万里,所产小麦籽满粒大,粉多筋厚,享誉北疆一线,并于2002年被自治区认证为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全镇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2.5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5万亩,形成一道绿色天然屏障。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968万元,人均纯收入5093元,位居奇台县前列。
    
     大农业的雄厚基础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1998年西地镇被昌吉州列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镇”和“秸秆养畜示范镇”。2005年全镇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20.91万头(只),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2058元,畜牧业发展成为推动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种植业人均纯收入达到2104元。
    
     文教卫生事业发达。拥有镇级文化中心一栋,占地面积497平方米,村组高标准文化室36栋,配套设备完成。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3人,普通初中1所,小学5所。卫生院1所,拥有乡村医生29人(其中民族4人),医疗点16个。 辖区内东地大庙亦称关帝庙,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属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4年维修复原。
    
     西地镇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完善。现已完成了万亩优质粮基地、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基地、退耕还林(草)生态防护林基地、农村电网改造四大工程。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8%。邮电通讯畅通,现已安装程控电话2500部,电话入户率达到69%。移动电话用户2040户; 架设有线电视接收站4座,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60%。建有占地 3000平方米的综合农贸市场1个,成立了农产品经销公司,农副产品交易十分便利。通往奇台北山煤矿及乌拉斯台口岸的公路横贯全镇,镇、村公路均为砂石路面,交通方便畅通。
     以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市场,发挥优势,农业稳镇,项目兴镇,工业强镇,优化产业结构,调精调特一产,调快调大二产,调活调优三产,依托科技进步和招商引资壮大镇域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10年,全镇工农业经济总收入达到38185万元,年均递增14.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农村新型合格医疗全覆盖。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全镇各类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30万头(只),其中牛羊育肥12万头(只),高标准养殖小区发展到12个,养殖大户发展到300户,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5%,使畜牧养殖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深入挖掘种植业潜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优化粮经草比例,调优品质,调高效益,调大规模。围绕龙头企业调整种植业,建设亚麻、甜菜、大麦优质原料基地。到2010年,千元田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60%以上。狠抓林业生态建设。到2010年,全面建成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3公里的防风治沙绿色屏障,遏止沙漠南移。
     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到2010年,力争在粮油深加工、小杂粮加工、畜产品加工以及石墨、煤化工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完成招商引资2000万元,较2005年增长65%;依托东地大庙、硅化木——恐龙沟国家地质公园、沙漠风光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完善休闲娱乐、住宿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档次和品味,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劳动力转移工作,培育扶持专业协会。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到2010年实现组组通柏油路;沼气入户率达到全镇总户数的60%以上;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抓好镇办公楼、文化中心装修,镇客运站建设,综合商场建设等工程,不断提高有线电视、沼气、电话及宽带的入户率,饮用水入户率要达到100%,水质卫生、安全、达标。

[发表/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