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老家与几位农友聊天,他们都抱怨有些地长不出好庄稼。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其实土地也免不了会“生病”。人生病了到医院找医生,而土地一旦“病”了,就得找“土地诊所”。
笔者建议,“土地诊所”要设在乡镇,依托各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其主要任务一是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作人员,以村为单位,把有问题的地块,合理取样,把一下“脉”,看看得的是什么“病”。二是据“病”开“方”,土壤板结症是化肥施多了,要适当种植绿肥,要施农家肥,如经腐熟无害化后的沼渣沼液肥料。土壤营养不平衡症需要测土配方,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达到营养平衡。耕地质量下降症,要制定有机质提升规划,采用综合手段,比如间种套种绿肥,用无害化后的人粪尿农家肥作底肥,化肥作追肥,逐年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耕地质量。总之,建立“土地诊所”有利于农民科学种田、持续增产增收。河北武安市三明集团张思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