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新闻资讯 >>生活杂谈 >> 教养与厚道 >>正文
"孝工资"能破解"招工难用工荒"吗
2013-2-25
在企业工作,员工领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滨州一公司里,却出现了员工的父母也能同时领工资的新鲜事。从2007年在高管层实行,到2010年对7000员工推出,这家企业每月额外给员工父母发放200―500元的“孝工资”,截至目前已发放近5000万元。(3月28日齐鲁晚报《公司给员工父母按月发工资,称为替员工尽孝》)

  近几年,一些大中城市里中小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几乎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随着原材料价格成本上涨,以及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招工难、用工荒的尴尬局面似乎更加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和用工单位为此施展浑身解数,可效果仍然是“涛声依旧”,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用工荒”“招工难”的问题只可能愈演愈烈,不仅沿海发达地区有这个问题,就连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也同样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要想化解这“用工荒”“招工难”的困局,最主要方法不外乎是增加薪酬提高待遇,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五险一金”等养老保险福利问题,解除他们的后患之忧。不过,仅仅做到这两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高薪的诱惑也敌不过亲情的呼唤,挡不了思乡的情怀,扯不住回家的脚步。其实,破解“用工荒”关键是要留住人心――用感情留人。企业就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出富有人情味的环境氛围,让打工者深受尊重的舒畅,倍感“家”的温馨。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面子,顾及人情的社会。有道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时,即使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物质待遇差一些,员工们也会因心存感恩,对企业不离不弃。想当初刘备白手起家,最终建立了西蜀,与北魏、东吴成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了一个具有76年历史的三国时期,这与他最善于作感情投资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他能与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的曹操能够抗衡的根本原因。

  如今,山东省滨州一家公司每月额外给员工父母发放200―500元的“孝工资”,不仅是间接地为员工增加了工资,还在人文关怀上,与员工培养感情方面做得特别到位,他们这张“亲情牌”正如是往一盘好菜中加上一点佐料,可谓是锦上添花,正点着了人性最柔软的穴位:企业替员工表“孝心”――“孝工资”虽然不多,但它却像在但它让员工倍感“舒心”,让员工父母更加“放心”,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真可以说一举数得。

  总而言之,公司为员工发“孝工资”是一把破解“招工难”“用工荒”的金钥匙。他们真正把员工装在心里,处处为员工着想,所以能赢得员工的信赖和赞誉,必然招得来人,留得住人,当然这正是企业的领导所企盼和意料之中的事,更是他们的精明之举。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