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省溆浦县规定“不孝父母、不教子女等品行不端行为者不得入党”,此消息引起网友讨论。13日,湖南省溆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肖育明接受了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采访。肖育明说,这是根据农村基层实际进行的创新与探索。经过一年多实践,群众反映较好,现已在全县推行。
不孝不得入党,富含人情味,而不教子女不入党,也是最基本的入党底线,不仅可以在当地全县推行,甚至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乃至全国推行。
群众看党员,百姓看干部,党员本身具有先锋模范作用。这种作用又绝不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摸得着的榜样力量、榜样作用。
战争时期看杀敌,建设时期看政绩,平时看个人品德个人素养。那么,孝道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老百姓要行孝,党员也要传承孝道,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而从这种最起码的底线,即可以看到其道德如何,素养如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如何。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一个连自家父母都不知道行孝的人,难以对人民群众“行孝”、尽公仆之职,而一个对自家父母行孝至诚的党员、干部,就有可能对人民群众尽职责。
一般来说,道德不彰者,连自己的孩子都懒得教或者教不好,因为其本身就无道德无法律意识无诚实守信,那这样的人士又如何能教好子女呢?“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就是一个人在家庭中对子女的影响,其模范作用好,子女就学好,其模范作用差,其子女就学坏,这在靖江公务员砍伤邻居违法犯罪而其父没有尽到管教示范责任事件中有现实的示例。因此说,作为党员、干部,不教子女而不得入党,当然就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有网友认为,不孝父母、不教子女等品德难以量化。这种担忧恐怕也是多余的。不孝父母,一次就够,何需千百次的量化?不教子女,出现砍人或者“戳伤”他人违法犯罪子女而没有尽到父母责任者,也只需一次就够。而“不孝”或者“不教”,作为农村社会来说,街坊邻里之间,谁家对父母好谁家对子女不加管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哪里又有城市单元门里一样的难以监督?因此说,“不孝”与“不教”,不仅可以量化,作为街坊邻居来说,甚至可以做到了如指掌。而游手好闲、打牌赌博、恃强凌弱等其他七项,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量化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的道德行为,当然有其可行性。
由江苏靖江公安局副政委陆胜民之子陆剑波砍人,看湖南省溆浦县不孝不教不得入党,更可以看出其富含人情味、前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