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农村政策 >>农村新闻 >> 农村政策 >>正文
农村,惠民政策还需落实
2012-5-30 网络
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架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农业政策。从2005年开始,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们不再需要缴纳公粮了。这一政策终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对农业的重点扶持以及对农民的尊重。

  工业反哺农业成局对农业的补贴是世界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已经开始了这一极为重要的补贴政策。从2004年开始,农民们第一次拿到了政府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中,粮食的直接补贴已从2004年的116亿增加到2008年的151亿,再加上良种补贴123亿,农资综合补贴716亿。2008年,国家的农业补贴已达1,030亿元人民币。虽然每亩地补贴数不多,但也反映了中国走上了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正确道路。

  为了支持农业,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的福利政策支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养老政策的试点。在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已初步建成了普及97%农民的合作医疗体系,在各地区有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逐步增加。

  国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特别是村级农村医疗室的建立,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以前赤脚医生制度的优良传统,农民们小病可以就近治疗,真切地享受到医疗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农民们大病救助的政府补贴制度也在不断提高。据我们去农村的实地调查,一般地区农民大病报销的比率可以在60%以上,(如果他们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现在农民有大病会去县和省城医院看病,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小病挺,大病扛,宁死也不去医院”的悲惨局面。农村合作医疗的改善和提高,的确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健康保证。

  在发展养老保险方面,中国从1998至2008的10年中,进行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并开始了这一方面的试点。相对来说,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到2007年底,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000万人,占农民总人数的10%左右。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在农业科技政策方面,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国务院档强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基础,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增加对农技推广经费投入。迄今已建立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67个科研院为核心的农业科研体系。从事农业科教工作人员达9,500多人。对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也在不断上升,2000年农业科技投资为48.87亿元,而2007年已达125亿元,占中国农业GDP的0.45%,占农业总产值的0.26%。农业科技的投入使中国的农业产量逐年上升,特别是稻米、小麦等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保证了中国这一世界最大人口国家的粮食供应。

  在农业义务教育政策方面,国家已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并在这方面逐步加大投资。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农民才能科学种田,发展经济。在中国,义务教育是农业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城镇化政策方面,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已经离开田地,成为大中城市城镇建设的主力军。经过几十年的经济的改革,城乡隔离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农民中很多人已有条件成为大中城市的市民,很多人已入户成功,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居民。调查中,许多中小企业正在逐步发展,许多农民已在城镇安家落户,建立自己的事业。政府鼓励中小城市建设,支持农民进城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的发展政策已变得越来越清晰。中央文件也详细规定了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自建住房等政策措施。在农村行政架构改革方面,中国重点在推行撤倂乡镇的改革措施。在最近的10年内,乡镇数目缩少了近一半,人员编制减少了近三分之一。中国正在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并建立有效管理的县、乡镇及村级政府,为农民服务,推行地方的政策和维持地方的治安和稳定。当然,这一方面的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地方行政架构的改革依然是一篇大文章。

  政策执行未尽人意

  中国的农业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呢?这是许多人共关心的问题。据我们在中部某县的大规模实地调查,对农业政策实施情况作出以下分析:

  农业政策做的比较好的是农业补贴政策中的粮食直补政策,补贴金额已由2000年的11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51亿元。特别值得赞许的是,在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方面政策落实较好,财政部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农民补贴“一折通”或“一卡通”,按照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发放。这一方式使农户直接拿到补贴现金,没有受到任何中间环节的分成或盘剥。农民们普遍对这一补贴方式表示赞赏,虽然钱不多,却直接表示了政府对种粮农民的关怀和鼓励。但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民每亩地每年收到15元人民币左右的补贴,只有象征意义,不能对农民有重大的经济影响,金额方面值得中央考虑。有的乡干部提出,发放金额太少对农民的不起什么作用,希望乡、村政府有效动用这笔资金,集中起来可以兴修水利,创办乡镇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并不认同此种意见,粮食直补的金额虽少,但体现了政府对农民的关怀。“一卡通”的直接补贴方式,使农民直接受惠,减少中间环节,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是值得大力推荐的。

  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面,中央也坚持专款专用,没有中间盘剥,直接受惠于农民。我们下乡调查中,亲眼看见农村的医务室正在服务前来看病的农民。据医务室主任介绍,农民的自筹款项基本都用于他们的小病治疗上,政府补贴部分基本用于农民的大病治疗。这样的政策使得农民小病有地方就近医治,大病也能去县城和省城看病,基本改变了农民有病不敢看的状况,给农民们带来了实惠,值得赞许。根据我们了解,农民们大病去县卫生局报销,也是专款专用,可以直接从报销单中领到报销款,也使他们很放心。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农民工们长期在外打工,背井离乡,在外地住院费用也可以拿回乡里报销,消除了后顾之忧,是对农民工们的极大支持。当然,政策仍有可改进之处,特别是农民大病报销的比例如果能继续提高,国家的补贴力度加强,他们就真的解除后顾之忧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现在还是有的,尤其是贫困户的大病救治希望可以做到专款专用,解决贫困户的难题。

  在土地流转政策方面,中央并没有“一刀切”的支持和反对土地流转,而是采取灵活方便的措施,允许地方政府自己制定政策,以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为前提,允许部分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转让土地的使用权。这一政策可以使农业朝专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向是正确的。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也已开始政策试点,逐步推开。既不能不关心农民的养老问题,又要考虑到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不能对中国财政带来太大的负担,这一逐步发展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

  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分析,做得相对较差而仍需更大努力的农村政策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业机械补贴、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农村行政体系的改革。

  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执行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首先,资金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义务教育是给孩子们提供9年的免费小学至初中的教育,这中间牵涉到免学费,建设现代化的校舍和实验室,添加计算机设施等多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为农村小学提供有一定质素的中、小学师资力量,以保证农民的小孩在毕业时学习成绩比城市的孩子相差不远,有希望入读各类重点大学、中专学校,改变家乡的经济状况。在经费方面,地方政府也要承担沉重的教育经费。地方政府因为分税制的长期影响,在经费方面确实十分困难,在教育方面的资金仅能够给老师发基本工资,其它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经费问题,很多民办教师不能获得满意的工资待遇,城里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农村地区任教,农村的学校质素不行,很多农民家长被迫让孩子辍学回家劳动,因为他们觉得学校质量不好,与城市的孩子没法比较,这样就使义务教育的质素大打折扣。义务教育是改变我国教育水平不高、经济不发达的基本国策,没有好的义务教育就没有新农村的未来。在下乡调查中,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没有一个从上而下的“一卡通”式的良好财政管理制度,从乡镇到村,各级干部都可以通过在学校向学生摊派各种杂费,来达到许多私人的目的,甚至有贪污的嫌疑。在修缮校舍、增加设备、提供膳食等方面,因为资金不到位,经常出现中小学的危房、设备破旧、孩子营养不良等不可容忍的现象,使得义务教育政策大打折扣。

  在农业机械补贴方面,农民普遍反映该项补贴的受益资格门坎太高,只有具备一定实力、一定投资额度的专业户,才能成为政策的获益者。这中间容易产生私相授受,产生贪污受贿的现象。所以,此项政策的公平性有待研究,因为它无法将温暖送给普通的农民。

  在农业科技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大,虽然这些年来国家逐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资,但投入的总量仍然偏低,2007年农业科研投资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分析,中国在粮食种植方面的科研投入一直较大,但在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的科研投入明显不足,造成了农业内部各部门发展不均衡。中国的水稻和小麦平均产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创新,都距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距离。以桃子为例,我国水蜜桃无论在质量、外观、口味以及售价方面都与日本、台湾的同类品种存在很大的差距,影响着果农们的收入和积极性。在下乡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没有技术员传授和指导农业科教知识,单家单户的农民只能按照传统方式种植农产品,质量也不能提高,所以在收入方面与国际同行仍有较大的差距。

  最后,在农村架构行政改革方面,虽然这些年中央在撤倂乡镇方面做了较大努力,但农村地区负担沉重的行政编制仍然存在。其结果是很多地区县、乡等政府都是吃饭财政,甚至是赤字财政,没有多余的预算推动义务教育、农业科技推广等支农项目。许多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负担仍然沉重,工作人员人浮于事,吃喝风盛行,对各级财政造成负担。

 


责任编辑:王贺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