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底,重庆共建成9699个农家书屋、29047个书刊外借点。
在农家书屋里,除了读书看报,还能做些啥?截至2011年底,重庆共建成9699个农家书屋、29047个书刊外借点,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依托这方小小天地,村民们成立起读书协会、学习交流农业技术、开展文学创作。寒暑假里,孩子们也能来此做手工、学绘画,让书屋变身乐园。
合川:村民成立读书协会 学以致用带动致富
在合川区云门街道,读书爱好者们自发成立了农家书屋读书协会,定期开展学雷锋、科技进万家等主题活动。为学以致用,除学习书本知识外,协会志愿者们还将走进会员家中,为他们提供农业技术等点对点辅导。
赵文斌是龙塘镇的一位蔬菜种植大户,自打街道建起农家书屋后,他不仅自己申请成了会员,还鼓励40多名员工一起入会,每周抽出半天时间翻阅蔬菜选种育苗、施肥防虫等图书和影碟。有了科学知识,产量更有保障。今年,赵文斌承包了150亩土地,预计纯利润将达到50余万元。
大渡口、铜梁:农技师开课 书屋变生态农业实训基地
在大渡口区跳蹬镇沙陀村和铜梁县平滩镇珠玉村,农技师成了农家书屋里的常客。由于辖区内种养殖专业户较多,当地便定期邀请蔬菜、花卉、中药材、家畜等农技师上门,结合书屋藏书,借助讲专题、讲案例、小组讨论等形式,为养殖户们授课。
特色葡萄育种培育、大棚蔬菜温控和灌水措施、提高火葱单产产量、网箱养殖鲢鱼水质要求和饲料配方等技术难题破解。今年,铜梁县平滩镇珠玉村土地综合农产品亩产值将达2万元,相比于以往常规农产品亩产值,有了大幅提高。
巴南:做手工学绘画 孩子放假有去处
放假了,农家孩子该到哪里玩耍?在巴南区,农家书屋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借助“大带小”模式,每位返乡大学生与两三名小学生结成对子,根据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他们辅导暑假作业,教授儿童绘画,讲解安全防护、健康知识。
鱼洞街道云篆山村农家书屋里,前任大学生村官管理员田丽鑫常利用寒暑假时间,与现任大学生村官管理员施琴一道,组织孩子们做手工、练写作,为小书屋增添了不少欢笑。
沙坪坝:定期交流 文学社找到新平台
沙坪坝区青木关镇滴翠文学社成立于1986年,社员包括学生、职工、农民、务工人员、工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因其坚持不懈创办文学刊物,培育了大批人才和作品,被称为重庆“最牛”农村文学社。
当镇里建起5个村农家书屋后,定期,滴翠文学社将组织市、区作协会员前往农家书屋,与社员们交流文学创作心得。如今,作家出版社已结集出版《滴翠文学作品选》两辑200余篇。创作三句半《党的政策就是好》、小品《还是优生优育好》等一批作品,在村民中拥有大量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