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新农村人 >>正文
关于城东街道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2-3-28

 来自:网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文明素质提升、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产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人才建设”等新要求,对深入实施我市的文化大市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掌握城东街道农村文化事业现状,摸清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城东街道组织人员分别到寀卢、李宅、单良、斯村和罗屏等8个村(社区)对新农村文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和现场视察等形式,对新农村文化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城东街道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城东街道借助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之东风,着力推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呈现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初见成效、文化市场渐趋繁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从调研情况来看,该街道除塘西、雅溪等4个村外,其他15个村(社区)都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辟有文化活动阵地。如单良村除建有3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外,还新开辟了一处10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寀卢村利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整合文化资源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李宅社区重视荷花灯、李宅宗祠等文化遗产保护;东锋村影视基地每年收入50多万元;斯村目前也已积极规划投资6000万元筹建生态文化中心。

  (二)干部群众文化意识有所增强。调查发现,近年来,城东街道许多村(社区)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已逐渐增强。如单良村干部将新农村文化建设摆上村工作的议事日程;罗屏虽然是经济薄弱村,村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也十分重视,首期投资了105万元,建成了集图书阅览、健身、展览和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大楼,并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

  (三)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如寀卢村每年举办一次颇具特色的庙会节,庙会节上表演的排舞曾在金华市获得文艺表演一等奖,并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有的村利用民俗和传统文化开展民间文化活动,如单良村利用铜鼓、腰鼓,编舞蹈,唱红歌;李宅社区通过挖掘,整理出民间文化太极拳,2009年获得全市文艺表演一等奖。

  (四)自发性文化活动渐成氛围。城东街道大多数村(社区)经常利用重大节日组织文体活动,村级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相对活跃。目前,城东街道村级组织中有腰鼓队8支465人,舞蹈队7支630人,民乐队4支40人,排舞2支30人,铜管乐队3支30人,健身球队5支152人,太极拳1支38人。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城东街道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国家、省、市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从调查情况看,我们认为当前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要解决好以下五方面问题:

  (一)解决树立正确文化建设意识的问题。调查中,我们总体上感到当前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认识,但也有少数村干部新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薄,认为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也有的干部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

  (二)解决现实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中央和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经济政策,并要求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应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幅度。在调查中,农村干部都希望用足用好国家文化政策,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但由于下拨资金不足、自筹渠道不宽等原因,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很全面地落实相关的文化经济政策。

  (三)解决加快农村先进文化阵地建设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截止2011年10月,城东街道只有8个村文化活动场所建成达标。而行政村一级的文化活动场地就更为缺失。据统计,目前城东街道19个行政村(社区)无正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占58%,即使有文化活动室,文化设施也不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解决加快农村文化人才培养的问题。留在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村没有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专业文艺辅导人才。如街道文化站只有1名文化人员;村宣传文化员所拥有的文艺专长仅靠自悟自学形成,没有经过文化对口的专业学习培训等。

  (五)解决发挥农村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的问题。调查发现,由于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且灌输先进文化理念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农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对此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要强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增强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全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要摒弃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错误思想,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要继续完善新农村文化扶持政策,认真履行“文化事业资金投入率不低于同年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率”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培育文化市场,扶持文化产业。市、街道、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市文化、教育、体育等主管部门和新华书店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用于扶持新农村文化事业,以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要尽快配齐街道文化站专业人员,保障村级宣传文化人员的配备,落实好编制、工资待遇等问题。要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干部、文体骨干和文化专业户的培训辅导,充分引领、指导农村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并使其发挥辐射作用。

  (四)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充分运用现有的扶持政策,按达标要求迅速完成30分钟区域文化活动圈建设、扩建和兴建工作。尽快调动和发挥街道、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区域文化圈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教育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日常管理,发展文化事业,开展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各类文化需求。

  (五)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新特色。城东街道寀卢村的“排舞”、李宅社区的“太极拳”、斯村的腰鼓和历史忠孝展示区、东锋村的古民居等,颇有非遗价值。建议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来以奖代补,对古民居、非遗进行产业化保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创业,使旧文化变为新文化;结合各村地域特色和农民喜爱的艺术特性,打造新农村的特色文化,通过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力争培育出一批文化名村和名品。

  (六)整合文化资源,开创农村文化活动新路径。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利用好“大喇叭”、农民宽带网络、“万村体育工程”等途径,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文化、科技信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文化、体育和教育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让新农村文化活动成为检验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要建立文化体育“常下乡”规划,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各村要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开辟成才榜、功德榜和能人榜等文化宣传阵地,让先进文化占领、覆盖广大农村,营造崇尚科学、文明的文化氛围。要全力推进乡村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法制文化的普及工作,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和效果。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