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推广策划 >>成功案例 >> 成功案例 >>正文
潘石屹:土生土长到突飞猛涨
2012-3-20
  

       中国的有钱人都跟房地产有着亲密的关系,至少上福布斯,排名靠前的搞房地产的富豪居多。这些搞房产的有钱人也并不是天生就有钱,其中有不少以前也是穷光蛋一个,今日的辉煌离不开他们的艰苦奋斗或对机遇的把握。其中,潘石屹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关于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北京人。本人认识他还是通过其新浪的博客!

 今天我们就以潘石屹的创业历程为案例,学习一下地产大亨的创业精神,看看,其有哪些东西能让创业者们感动并学为己用。

 

 创业名人简介:

 

 潘石屹,一位被看作是当今中国最活跃、最具有鲜明个性的房地产领袖之一。他与妻子张欣在1995年共同创立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作为董事长,他一直掌管着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尤其在北京的CBD,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在这个区域,无论在建筑的规模上还是在项目的销售额上,SOHO中国都是最大的开发商,并为中国首都大胆引入了标志性的当代建筑。

 

 创业名人奋斗历程:

 

 中央电视台说:“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他的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和他的SOHO中国绝对是最吸引眼球的。”在人才济济的今天,为何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能鹤立鸡群,他的发迹到底是靠运气、关系、不法手段还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回到时间的拐点,去发现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家庭蒙受国难,逆境育出好男儿!

 

 1963年,潘石屹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小时候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迫于残酷的现实环境,潘石屹从小就自力更生,为全家的生活而奔波,同时,不忘坚持学习,这种好学精神在当时那个年代,难能可贵!

 1979年,潘石屹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入兰州培黎学校,相当于中专。此期间还闹出了一个笑话。由于通讯落后,潘石屹很晚才拿到录取通知书,当他赶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一个人踉踉跄跄来到兰州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站在教学楼前,一身行囊的潘石屹不知道应该找谁报到,由于太累就睡着了,后来还是被其班主任金老师叫醒。

 1981年,潘石屹从培黎学校毕业,以600名学生中第二名的成绩被河北的中国石油管道学院录取。

 1984年,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

 1987年,辞职便变卖家当到广东下海。由于没有边境通行证,首先是花了50元请人带路,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偷爬进了深圳特区。现实中的深圳并不像走马观花时看到的那么美好温馨。潘石屹为三餐而奔波,不久进了一家咨询公司。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始终让潘石屹感到非常压抑。

 1989年,公司正好要到刚刚建省的海南设立分号,认为“不能错过历史机会”的潘石屹主动请缨,随同一位老板(牟其中)南下海南,迎来了他自认为最多姿多彩的人生阶段。

 

 海南炒房练胆,北上京城发迹!

 

 总公司到海南后,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这个厂高峰的时候有400多工人,少的时候也有100多号人,地处山区,管理起来并不容易。一是小偷多。灯泡、发电机经常被偷;二是民工薪资。众多民工经常集会要求加薪,不缺乏暴力冲突!半年后砖厂停产,潘石屹重回海口。随着经济低潮的来临,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决定留下来碰碰运气。

 1990年,与冯仑、王功权、张民耕在海南省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这也是其事业正式起步的标志。至此,潘石屹正式走上自主创业路!

 1991年8月,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随着海南经济第二波热潮的到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万通积累下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但好景不长,后来赔了一大半!不过,据潘石屹的相关回忆,炒楼虽赔,但赚了胆!

 1992年8月,潘石屹预感到海南房产泡沫不能持久,即将崩盘,于是撤离海南,到西北考察市场机会,后来又北上京城。

 

 机遇降临小潘,京城大干一番!

 

 潘石屹在北京期间,大部分时间是考察市场,在去怀柔的一次考察过程中,遇上了改变其命运的事件!

 正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的潘石屹,无意中听旁桌的人讲,北京市给了怀柔几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潘石屹抓住了这个机会。于1992年,创建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当潘石屹正暗自欢喜的时候,却接到相关部门电话,几个部委领导要联合听他汇报工作!

 潘石屹想逃避也不行,硬着头皮来到国家体改委。现场面对几十位大人物报告工作,边报告边抹汗,手还有点发抖!当时,一位领导提醒潘石屹:“小伙子别太紧张,我们只是来听听新政策的实践情况的。”最后,一位司长拿着潘带过来的“股权证”样本称赞道,北京人做事就是规范,一张股权证都这么正规,外地企业有的就拿收据代替,这算是对北京万通的一点正面表扬。

 1992年,万通新世界广场在阜城门开盘,香港利达行主席邓智仁找到万通公司要求代理销售。邓智仁通过成功的广告和定价策略获得代销的成功,将万通新世界广场卖到当时市价的三倍。这一次,北京万通挖到数亿元的利润,潘石屹开始崭露头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

 1995年9月,潘石屹离开万通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改名为SOHO中国公司,向京城第一地产大亨迈出了很给力的一步,SOHO中国的大局面随之被拉开,从此他的事业一帆风顺,名利双收。

 1996年,创办项目公司北京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SOHO现代城。

 2001年被深圳住交会评选为“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2002年和2003年两度被“博鳌亚洲论坛”邀为主讲人200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邀为主讲人。

 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2007年12月2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2007年12月23日,潘石屹新浪博客总访问量突破4000万。

 2008年3月,SOHO中国自上市以来第一次发布年度业绩报告:SOHO中国2007年营业额较2006年增长300%,至69.54亿元人民币;而纯利则飙升477%,至19.66亿元人民币。

 

 案例简评:

 

 当初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今天摇身一变成地产大亨,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这是其摸滚打爬一步步走出来的,期间有苦难、有纠结、有彷徨、有欢笑、有机遇……这丰富多彩的创业历程聚合反应就是今日的潘石屹。对于我们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人士而言,能从他的创业“百宝囊”中取出哪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呢? 

 1、穷苦家的孩子早当家。幼年贫穷是坏事,也是好事。关键看人处于这个环境,内心如何去修炼,自甘贫穷就好比烂泥巴扶不上墙,磨练心志就能创造无限可能,不仅潘石屹如此,好多大人物都是如此,为此,出身贫穷的你不要自卑,只要相信自己,钱力定会惊人;

 2、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当前的社会大学毕业及失业现象频发,这就误导了很多学子及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其实这是很肤浅的看法,读书无用只是学的人没有好好的用以及不知道怎么用,并不代表知识就没用。想成大气,离不开学习,尤其是当前的社会环境,竞争激烈,没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是无法出人头地的,当然富二代、官二代不在我考虑之列。潘石屹的成就,离不开当初他的努力学习,这一点不容怀疑;

 3、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阅历。俗话说:见多识广。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抓住机遇的可能性就越高。潘石屹食堂的一句旁听,跟他多年的打拼阅历不无关系。也正应了这句话:上天只偏爱有准备的人。我想,这个“准备”说得具象点就是生活阅历与工作阅历;

 4、重视市场考察。这个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因为市场决定利润。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都与市场息息相关,市场分析的越精准,企业发展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潘石屹无论是在打工阶段还是自己做企业时,都很注重市场的考察,从案例中处处可见;

 5、找好人生另一半。这个相信大多数成功人士深有感触。潘石屹更是感触至深。他老婆先前在高盛的工作阅历对他的发展起到很大帮助,因为房地产产业链对资金的依赖尤其强,换句话说对银行或风投的依赖特别强。潘石屹的长处是开发市场的能力,融资乏力是他的短板,但融资是其老婆张欣的长处,这就是所谓的优势互补;

 6、制定准确的战略规划。规划制定的准确就能确保企业持久发展,当然,要准确制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通过潘石屹的案例,我们可以学会一点:专注。专注某个领域某个核心地带,做大做强。比如,潘石屹面对疯狂的房地产市场,以商业地产为主打,并且只做核心CBD地带。

 

 点评专员:张小磊

 特别声明:创业案例与点评为78创业资讯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kb.78.cn,违者必究!

 

 案例来源:78创业资讯网

 

责任编辑:张小磊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