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和谐村庄 >>和谐村庄 >> 漂亮女人 >>正文
只打“美女”主意的生意人
2013-2-4

二十年前,美容这个时髦的服务行业在河南几乎无人问津。

二十年后,搞美容已然成为女性创业的首选。不少人认为,这个行业利润高、时尚光鲜,挺适合女性经营,开家美容店的门槛也不仅限于店面环境,还增加了更多的科技含量

  刘晓萍就亲身经历了这将近二十年的转变。

  缘起 美女吸引 爱上了美容新概念

  刘晓萍在工人路有家800平方米的店面,一楼美发、二楼美容,茜茜这个店名在郑州西郊小有名气。

  相比店内精致的装饰,刘晓萍的办公室却极简陋,办公桌上摆着一堆一堆的护肤品、医学杂志,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连个窗户也没有。

  16岁高中没上完,就到服装厂当工人,工资几十块钱,感觉挺好。可我心里也渴望,想做出一点成绩。利用工作之余,她开始学习素描和服装设计。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刘晓萍拓展了眼界,对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遇到了将她领进美容业这个门槛的关键人物。

  那次的记忆我一生都不能忘记,我路过美容学校,看见一位气质绝佳,谈吐优雅的女士在讲课,她很漂亮,漂亮得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土,一下子下决心要变成她那样。

  当时,对服饰敏感的刘晓萍被那位女士深深吸引了。我就试听了几节课,突然发现脸原来可以这样洗,按摩可以这么舒服。刘晓萍着迷了,一发不可收。

  那年是1990年,中原地区的生活美容还是个陌生的概念。

  入门 文眉起家 第一家店面遭遇死铺

  没有店面,没有资金,学完技术想开美容院的刘晓萍就和一家发廊合作,别人美发,我美容,可没人喜欢这个新项目。一个月下来,营业额只有200元,当时房租一个月就要400元。我就想不能这么下去,得创新。当时流行文眉,我就买了台文眉机,生意一下子很火爆。

  几个月之后,刘晓萍有了自己第一家店面,取名茜茜取名字的时候,大家就是随便念叨,一听茜茜挺好,正好小时候特别喜欢电影《茜茜公主》,象征着善良、正直的女性,有不谋而合的感觉,就定了这个名字。

  可就在开业的前一天,邻居的一句这房子原来死过人,给了刘晓萍当头一棒——店面装修等一切妥当,只等第二天正式营业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人措手不及。可退缩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硬着头皮前行。当天晚上,为看护设备,刘晓萍一个人守在店里。漆黑的夜里,二十多岁的她是越想越后怕,好不容易挨到天亮。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硬着头皮营业了,其实后来想想也没觉得有啥。刘晓萍说。

  创新 打工学艺 花式盘头盘出名堂

  三年之后,刘晓萍的店面已经稳定下来,再次搬迁还租了间大了一倍的房子。文眉生意依旧火爆,可其他项目却没有什么起色,她决定再次奔赴广州学技术。

  我发现一家美发店,店面很小但顾客爆满。再一看他们的招牌上,各种各样花一样的图片其实都是盘头造型,我就拜托老板让我留下来学习。可他们不招学徒,我就好说歹说让他们接收了我。就这样,她从老板变成了学徒。那时候学习特别刻苦,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二点,他们在那儿盘,我在旁边看。晚上回家自己拿着假模反复练习,手划破了都不知道停一停。

  学成回来,独到的花式盘头吸引了大批顾客。最多的时候曾经一天盘了108个,最少也是二三十个。

  那时候郑州的新娘很多都来我这里排队化妆、盘头,生意好了,店面也越做越大。随着生活美容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刘晓萍的茜茜成了当时的名牌美容美发机构。

  感慨 保持特色 别盲从别人的经验

  也正是此时,刘晓萍走进了误区。

  “2000年以后,我开始走进了一个误区,到处学习管理培训课程,但是那些课程并不适合。一些错误的管理课程让她一度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忽略了专业和效果,失去了大量客户。

  那时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企业的风格,硬套别人的管理模式,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值得的。总说管理革命、制度革命,也算是革了自己一次命吧。刘晓萍感慨。

  误入歧途曾经让刘晓萍的生意大步倒退,引发她的反思。我现在已走出了误区,并着重打造自己美容院的特色,不盲目追随别人的管理经验。

  眼下,刘晓萍把皮肤修复作为主项目,同时加以新娘形象设计、美发、SPA等项目,终于重新获得了老顾客的回头,再次拥有才会觉得最为珍贵。创业十余年,在刘晓萍眼里最珍惜的就是顾客对自己的信任。

  个人档案

  刘晓萍 郑州人,1991年创办茜茜美容院,从事十余年美容美发机构的经营,从一张美容床的生意到近千平方米的理容、美发、婚纱多项综合美容机构,她的创业历程几乎可以代表中原美容行业的起步过程。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