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敬老尊贤 >>正文
8岁女孩捐骨髓救父
2013-4-20

编者按:一个年仅8岁的小女孩罗曼琳,为了救治患有白血病的父亲,克服恐惧献骨髓救亲。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害怕,但是为了救爸爸,我不能放弃。短短几句话,就将她捐髓救父的决心表露无遗。《庄子·人间世》中有言:“子之爱亲,命也,不可内解于心。”是将子女爱慕父母,这会生命中注定的,是内心不能解除的。敬爱父母,这是人类传承中最纯真的感情,也是他维系了人类社会中道德观念的形成。不孝父母,不为人子,亦不能成大事。我们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热心人来帮助小德琳的家庭度过这次难关,让这份单纯而简单的爱得到更好的延续与传承。

——中国孝心网编辑 张有龙

小德琳和妈妈

人常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石泉一男子患白血病,只有小女儿配型成功,他一再拒绝,不愿让8岁的女儿冒险,但女儿罗曼琳却表现得异常坚强,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爸爸。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很害怕,但为了救爸爸,我不能放弃。

  父亲拒绝用孩子的骨髓

  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觉得天塌下来了。昨日,在石泉县农行工作的陈女士在北京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20123月,丈夫罗先生被确诊为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必须要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恐怕只有半年的生命。医院对亲属都做了配型后,发现只有他们8岁的小女儿曼琳的配型才合适。起初,罗先生无论如何也不答应用女儿的骨髓配型,虽然医生反复做思想工作,他一直拒绝用女儿的骨髓。但最终,病友的一句话打动了他:你活下去才是孩子今后幸福的保障。小曼琳也哭着说:我要救爸爸!

  手臂太细只能在大腿埋管

  我很害怕,但为了救爸爸,我不能放弃。每当看到女儿日记本上的这句话,陈女士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去年10月,在北京的医院开始着手骨髓配型。因为孩子实在太小了,她和爸爸的体重相差80斤,医生建议先采集一次干细胞,两个月后再做一次干细胞采集,然后再做骨髓移植。

  望着那根牙签粗的针头,我真担心孩子疼得受不了,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陈女士说,因为采集造血干细胞前要先埋管,但是曼琳的手臂血管太细了,只能在大腿上埋管。每一次四个小时的采集,孩子将妈妈的手都掐青了。

  懂事的小曼琳每天都写日记给自己和爸爸加油!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害怕,但是为了救爸爸,我不能放弃。去年12月,她已完成了30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今年3月,她再次接受骨髓血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配型成功孩子父亲渐好转

  孩子的爸爸现在已经从移植仓转到了病房,感谢大家的关心。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在北京陪护的陈女士说,31日小曼琳的骨髓血已成功注入爸爸体内,经过28天观察,目前丈夫转移到了病房,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北京租住的房屋。

  但提及后期的治疗费,陈女士情绪低落,家里的积蓄、亲朋的借款及房屋抵押贷款已经花去90多万元,后期治疗仍需一定费用和时间。

  一个年仅8岁的小女孩捐髓救父,令不少人感动。罗先生在北京这段时间,医生、病友及北京市民给予了很多帮助。石泉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小曼琳捐髓救父的故事在家乡感动着每一个人,全县群众已募捐了11.88万元现金给小曼琳一家用于治疗,希望罗先生早日康复。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