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郏县渣园乡下孙村西苗圃基地里,一位中年妇女一边锄草,一边对坐在轮椅上的婆婆说:“娘,您渴不渴?我给您喂点水吧!”“还不渴哩,你赶紧忙吧,过一会儿天热了就干不成了!”老人疼爱地对中年妇女说。“那好,咱再干一会儿就收工!”中年妇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埋头锄起草来。
正在锄草的中年妇女叫朱凤英,家住郏县黄道镇门沟村。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是朱凤英106岁的婆婆韩信。说起儿媳妇,老人感动地说:“俺这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我能活这么大年纪,多亏有这么一个孝顺媳妇啊!”
据了解,1995年,朱凤英经人介绍与郏县黄道镇门沟村白顺安结为夫妻。过门之后,朱凤英看到哥哥嫂嫂都在外忙工作,自己就和上了年纪的婆婆一起生活,忙完农活儿就精心照顾婆婆的衣食住行。一日三餐都征求婆婆的意见,婆婆想吃啥饭,她就做啥饭。婆婆韩信出生于1907年3月27日,虽然当时已有88岁高龄,可身体非常硬朗,对儿媳妇朱凤英也是疼爱有加,田间农活儿、家务抢着干,尽量给儿媳妇减轻些负担。一直到过了百岁,韩信老人还常去田间帮助儿媳妇拔草、栽红薯、摘花生。
老人说,朱凤英在妯娌中排行最小,哥嫂们都不在家,就独自挑起了赡养老人的重担,从没有一点怨言。平时,媳妇给她洗头、洗脚、梳头,照料得无微不至。冬天怕她冷,给她暖被窝。早晨起来,朱凤英给她端来洗脸水,把早饭递到她的手中。
2010年,韩信老人不慎摔倒受伤,生活不能自理,朱凤英陪护在婆婆病床前,喂饭喂药,不嫌脏不怕累。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婆婆终于能坐着轮椅出门了。朱凤英在田间劳动时,就用轮椅推着婆婆到地头树荫下,自己一边干农活儿,一边照顾婆婆。在朱凤英的影响下,孙子、孙女对韩信老人都非常孝敬。
朱凤英告诉记者,婆婆生活很朴素,一天三顿饭都很简单,从不吃猪肉,爱喝玉米糁红薯稀饭。婆婆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喝凉水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从来不喝茶水,感到口渴了,舀碗凉水一喝就完事。婆婆性情柔和,心胸宽广,从不和人计较,保持一颗平常心。
朱凤英家里比较困难,为了让婆婆更好地安度晚年,去年春天,经人介绍,朱凤英和丈夫白顺安在郏县渣园乡下孙村西苗圃基地各找了份工作。朱凤英就和丈夫一起带着婆婆到下孙村打工。他们在地头盖了两间房子,一边打理苗圃基地,一边照料老人的衣食住行。
朱凤英一边干活儿一边跟婆婆说话,婆婆渴了,她就停下来给婆婆喂点水。婆婆饿了,她就给婆婆吃点饼干。活儿忙完了,她就推着婆婆回到住处。闲下来时,她用轮椅推着婆婆在苗圃里走走,让婆婆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如今,韩信老人已经106岁高龄了,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政府每年都给我发补助,儿媳妇又对我这么好,你说我能不幸福吗?”韩信老人笑呵呵地说。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只是尽了儿媳妇应尽的义务。虽然我的生活有点苦,可看到婆婆健健康康的,我心里就感到很幸福!”朱凤英说。据了解,连续6年来,朱凤英都被郏县妇联、黄道镇党委、政府评选为好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