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新闻资讯 >>生活资讯 >> 好媳妇 >>正文
好媳妇精心护理婆婆现奇迹(图)
2013-5-9
王建玲左正在照顾婆婆
王建玲左正在照顾婆婆

  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大孟庄镇寺各庄村却有一位专心侍奉卧病婆婆14年的好儿媳王建玲。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一度成为植物人的婆婆奇迹般恢复意识,甚至能坐起来自己吃饭了。

  记者来到王建玲家时,正看到她把切得薄薄的苹果片往婆婆嘴里送,还不时地和婆婆说话,用手绢给婆婆擦嘴。55岁的儿媳王建玲照顾84岁的婆婆,这一幕让人格外感动。

  王建玲原是大孟庄镇大王庄人,后来经人介绍与当时正在兰州当兵的杨会旺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新婚不久,丈夫就回到了部队,王建玲不但要上班工作,还要照顾公婆、料理家务、操持农活。这样的生活平淡且真实,一家人踏踏实实地过着日子。

  王建玲的婆婆70岁那年突然患上了脑血栓。得病初期,老人躺在床上,意识不清,吃喝拉撒全都不能自理。婆婆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需要一个有耐心的专人常年护理,可老人的儿子、女儿都有工作,雇佣保姆又不太现实。正在大家没办法的时候,王建玲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家专心照顾婆婆,一晃就是14年。

  多年来,王建玲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她怕老人天冷爱闹毛病,处处精心操持。每次喂老人吃水果前都得温热了再喂。为了给老人一个舒适的环境,王建玲把家里采光最好的一间屋子留给了婆婆,老人屋里总是亮亮堂堂的。做了好吃的,王建玲不仅要先端给婆婆,还要一口一口地喂,婆婆吃得慢,有时一顿饭要热上好几次。为了让婆婆不生褥疮,她每天都帮婆婆做按摩、做锻炼。冬天,她每天都要给婆婆烧火取暖,把暖水袋放到老人被窝里,还要不时地移动。夏天,王建玲坚持每天给婆婆洗澡。给婆婆洗澡是个“大工程”,每次王建玲都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她说,婆婆爱干净,每天洗完澡都特别高兴。为了方便夜里照看老人,王建玲长期和老人睡在一个屋里。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需要抱来抱去,王建玲双侧肩膀都患上了肩周炎。没人注意的时候,王建玲皱着眉,自己揉着疼痛的肩膀,但只要婆婆有需要,她还是咬牙坚持着。

  王建玲觉得照顾长期卧床的婆婆,不仅不能让老人的身体着凉,更不能让她感到心凉。无论什么时候,王建玲对老人都是好言好语,笑脸相迎,就算婆婆心情不好,和她犯脾气,王建玲也不放在心上。在她心里,只要婆婆好,自己受多大累、多大委屈都没关系。她坚信老人心情好,康复才快。除了精神慰藉,王建玲每天都随时细心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因为有什么不舒服老人自己表达不清,全得靠亲人来体会。一家人中,王建玲总是第一个读懂老人的意思。天长日久,在老人的眼里最亲的不是儿子,而是儿媳王建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4年的悉心照顾,全身丧失知觉的婆婆,如今竟然能够自己躺下坐起甚至吃饭。街坊四邻都感叹,老人能够恢复到这种程度真是个奇迹。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样的奇迹背后隐藏了王建玲多少艰辛的付出。

  王建玲不仅是孝顺的好儿媳,还是丈夫的贤内助。2003年非典期间,丈夫杨会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连四个月没回家。王建玲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把家里的所有活都自己承担下来。照顾孩子,伺候老人,每天忙的像个陀螺。那时,王建玲听说种豆角能赚钱,为了补贴家用,她不顾疲劳,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豆角。每天天不亮,王建玲顾不上吃饭就去摘豆角,回来后一边联系商家收购,一边还要料理一家人的衣食起居,伺候婆婆。即便如此,王建玲没有喊一声苦,说一句累。丈夫看到瘫痪在床老母亲精神比以前还要健旺,而妻子却日渐消瘦时,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王建玲与小姑子的感情格外深,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和她说。小姑子家住大程庄村,因为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上学比较远,她想让王建玲帮忙照顾孩子,可是看到她每天忙碌的身影,始终没有开口。细心的王建玲早已看出她的难处,不等她开口就主动让小外甥女住到自己家中来。这一住就是三年。如今,小外甥女已经和王建玲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人间有爱,人间有情,这爱、这情就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许作为农家妇女的王建玲说不出这些道理,可她十几年来却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最好的诠释。多年默默无闻的付出,不仅让王建玲收获了一家人的和睦相处,更让后辈儿孙也养成了尊老敬老的习惯。如今老婆婆精神矍铄,2周岁的小孙子也在茁壮成长。逢年过节,四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以大孝致良知,以大爱聚和谐,这是一个儿媳的寸草心。

  编后:读了这篇通讯,真的让人很感动。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如此的厚道、善良、能吃苦、善解人意,她的这些美好品德,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文中谈及王建玲伺候婆婆的切身体会,可谓是宝贵经验,同样值得人们特别是专业保姆借鉴。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