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对于有些人而言,就是一场“人事大战”,但对打的不是夫妻双方,而是不得不“就业”上岗的媳妇和用挑剔的眼光前来“招聘”“上岗媳妇”的婆婆。婚前,婆婆对媳妇百般审核,自然希望找到一个自己的翻版;婚后媳妇对婆婆百般挑剔,总是抱怨体会不到妈的温暖。“婚前婆婆看,婚后看婆婆”,成了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婆媳拼图》、《当婆婆遇上妈》、《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丈母娘来了》、《新女婿时代》……电视荧幕上弥漫着婆婆、丈母娘、媳妇、女婿之间的“硝烟”,婆婆与媳妇争锋,男人于老婆与老妈中间水深火热,各种牙尖嘴利、无事生非的婆婆,让观众对婚姻生活心存怯意,生怕自己会遇上,甚至萌生“结婚恐惧症”。
“不摆架子、尊重私人空间、不重男轻女……”日前,名为“阳光桔子树”的网友推出了“好婆婆8项标准”。对此,围观者褒贬不一
和女友谈了4年“地下恋爱”的陈扬终于决定带女朋友回家了,不久前黄琳琳第一次登门拜见准婆婆,平时喜欢穿休闲装的她特地买了一身比较正式的套装,还专门跑去美发店做了一个“比较文静”的发型,“头天晚上又敷面膜又买礼品的,忙活了一整晚。结果一见面她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黄琳琳抱怨说。
原来,准婆婆对她的发型和衣服,甚至买的营养品都不甚满意,“她说我的发型和衣服显老气,还责怪我买东西不经过脑子,她还没老到需要营养品的地步。”当天,她被准婆婆冷落了一整天,这种明显不欢迎的态度让黄琳琳觉得很伤心,陈扬也因为自己的妈妈态度不好而跟她大闹了一场,虽然最终两人还是不顾母亲反对领了证,但新婚不久的黄琳琳心头已经蒙上了阴影,“她还是会时不时找我麻烦,这让我觉得很难堪。”黄琳琳说道。
不久前,一位名为“阳光桔子树”的网友在网上推出了“好婆婆8项标准”。“对子女不摆架子、对儿媳不偏心、在家里不罗嗦、思想不守旧、家务上不提过高要求、任何情况下不对儿媳直接攻击、旁敲侧击和背后说坏话、尊重私人空间、不重男轻女。”此乃“好婆婆8项标准”。流传后,围观者褒贬不一。有些网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家务高手”、“知书达礼”、“性格开朗”等,“如果能带孩子、料理家务就更好了,给我们创造稳定的大后方,作为晚辈我们安心在外面拼搏,对家庭的致富大有帮助。”一位网友说道。甚至还有网友要求婆婆做“学术派”,要求“能文能武,博古通今”,“能给孩子讲《三国演义》,跟媳妇讨论当今政治形势。”理由是“这样的婆婆一般观念比较开放,有助于家庭和谐和下一代的教育。”
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数落婆婆缺点的网友还是少数,赞扬婆婆的网友数量更多。网友“xingyiyi11”就表示:“我是不是太幸福了?我家婆婆这8个标准都可以对号入座啊!”网友“希宝妈妈”更表示:“我婆婆8项都达标。她在我这里和我妈妈一起给我带了两年孩子,也很忍让我那位脾气比较大的妈妈。”
“住一起了就多忍让吧,相敬如宾就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能要求太高的。说不定,以后我们也做不到上面的呢?”也有不少替“婆婆们”“喊冤”的,“如今都是‘媳妇们的美好时代’了,想当年的小媳妇如今终于熬成了婆,却被现代的媳妇给定了标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尊老爱幼’,千年传统就这样被颠覆,每天就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去体谅一个老人对下一辈人的心。”网友“画楼”评价说。
婆婆来了,不是狼来了
标准全属“软性”,老公做好“双面胶”
不少网友认为婆媳间要好好相处,媳妇得把婆婆当成自己亲妈,而婆婆要把儿媳当成心头肉。这个道理看似简明,其实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过去,婆媳相处受伦理道德规范,媳妇对婆婆都是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句怨言。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个性张扬、个性需求多元化,婆媳之间稍有摩擦,都极有可能激化成影响家庭和谐的大问题、大矛盾。”
广东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小娟认为,婆媳要相处得好,婆媳双方不妨有意识地“失声哑忍”。这里的失声哑忍并不是万事都忍气吞声,而是指婆媳之间有必要换位思考,适当容忍、体谅对方的做法行为,进而理解包容对方。她本人也是位婆婆,对媳妇偏食就很少吭声,“只要接受媳妇的饮食偏向,同时磨合谅解、多做点她喜欢吃的菜。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下,流传着一种“老好好主义”的说法,即用微笑和幽默,接受家庭成员或是婆婆的不足,婆婆是能够感受到的,久而久之,就会被这种善意的包容以及温情脉脉的爱护和谦让打动,并不得不收回曾有的锋芒毕露以及咄咄逼人,将锋刺化为玫瑰的笑脸。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有了所谓的矛盾和冲突,也能得到及时融化。遗憾的是,在处理婆媳关系、家庭关系时,很多家庭成员特别是晚辈多有毫不相让的成见或是性情固执的情况,本来很好处理的关系,也就容易僵化。
有专家认为,网友推出的8大好婆婆标准全属“软性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并不高,不过在现实中要婆婆一一做到却不容易。这个时候,老公作为“双面胶”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如果你有志当一个讨婆婆欢心的好媳妇,学学下面的“攻心计”也是不错的选择
攻心计1:主动孝顺婆婆,把婆婆当作自己的亲妈来对待。给自己妈妈买东西别忘了也给婆婆买一份,做到一视同仁。
攻心计2:多赞扬婆婆,不要在背后说婆婆的坏话,面对婆婆的“无理要求”,做到“左耳进右耳出”,不要钻牛角尖。
攻心计3:重大决定征求婆婆的意见,意见不能统一再由老公进行协商。
攻心计4:孩子的教育是婆媳矛盾的主要焦点。婆婆如果过分溺爱孙子,有条件的话可以与婆婆分开住,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由家庭成员一起协商,要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达成共识。
攻心计5:在婆婆面前不要与老公亲热,以免让婆婆产生“你抢走我儿子”的念头,这一点在单亲家庭要特别强调。
攻心计6:不要当着婆婆的面数落老公。
“好媳妇标准”紧跟其后
婆媳关系在于制定标准?
“好婆婆8项标准”推出后,迅速在网络上掀起热议。随后,一众老公和婆婆们也按捺不住,相继制订好丈母娘标准和好媳妇标准。“媳妇们,如果你们勤俭持家,疼爱老公和孩子,当婆婆的就没话说了。”从目前网友列出的“尊老爱幼”、“不说是非”、“内外兼备”等要求来看,这几项基本上成了共识。
家庭之中,最难处理的似乎就是婆媳关系,现在“媳妇”弄出了“好婆婆8项标准”,网上马上推出各种版本的“好媳妇8项标准”,也煞是热闹。细看“好婆婆”标准,似乎也不太高,如果严格遵守,倒是能够给媳妇一个“好婆婆”,婆婆是“标准婆婆”,媳妇也该是“标准媳妇”。如此,家庭也就能够成为“标准家庭”。然而,这难道真能够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吗?“如果碰到婆婆有几条做不到,又该怎么办?”有人感到疑惑。
不少人认为,“婆媳关系融洽了,家庭之中就其乐融融,就少了许多‘战争’,生活的幸福度也提升了不少。但婆媳关系的融洽,显然不能靠标准,真要天天对照标准,活得太累了。”更何况,如果是站在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角度来要求婆婆,“婆婆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又决定了她们与现代年轻人之间的差距,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网友“坤仔娘”更提醒说:“先问问自己如果成为婆婆能做得到这8点吗?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能达到人家眼里的标准。”
很显然,婆婆和媳妇必然存在“代沟”问题,还有“争夺”的问题。从女网友的评论来看,她们一对照,发现自己的婆婆其实还是“符合标准”的,但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个女人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更由于对家里面“男人”的期待不同,摩擦自然是在所难免的。“在我看来,既然成为一家人,都该有爱和包容之心,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好媳妇’,就是‘好婆婆’,就能够享受天伦之乐,每天喜笑颜开。”市民王女士这样认为。
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吴灿新就提出,在维系家庭的核心关系中,婆媳关系有别于亲子关系,也不是夫妻关系,更像是一种伴生与附属的家庭关系。婆媳关系的调谐正是少了血缘的“真”与爱情的“美”,只凭“善”和“德”来调谐,实在难以处理赡养利益、代沟观念以及民主决策、性格冲突等矛盾和问题。“但如果婆媳双方都做到坦诚相待、理解包容,更多的时候能换位思考,敞开心扉互相学习、关心关爱,那么,婆媳如此相处也必能处得好。”
90后“准媳妇”遇上“极品好婆婆”
聪明的儿媳妇会是婆婆的好学徒
婚后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媳之间很容易产生纠葛。随便听听邻里间的议论,或是在网上“潜水”看帖,时常能发现对婆媳问题的讨论,《与极品婆婆“过招”》之类帖子俯首皆是,但90后女孩小钱却表示自己遇上了“极品好婆婆”。
小钱1990年出生,是个标准的“90后”,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有点“小懒”,但为人贴心有礼。如今辞职在家准备教师编制考试,由于和男友打算明年结婚,半年前搬去了男友家,和未来的公婆同住。对这个未来的媳妇,婆婆陈阿姨尽心关怀,甚至还会教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该如何处世,该怎样做一个好女人、一个好老婆,甚至教她如何“调教老公”,对于这一切,小钱十分感激,“亲妈也不过如此了。”
此贴一出就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在“真好”、“真羡慕”、“看到了希望”之类的语句背后,虽然也有人对自己婆婆提出“控诉”,更多女性网友则指出,自己从这一帖子中吸收到了“正能量”做媳妇的网友开始自我反省,“我有没有真正做到体谅婆婆?”做婆婆的网友也开始反思自己,“我有没有真正做到宽容媳妇?”另外,不少男性网友也从中获得启发,他们意识到,男性在婆媳关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并表示,“也许绝对的公平,是处理婆媳关系的唯一方式。居中讨好的后果,是自己两面不是人,而婆媳间的矛盾还会越来越深。”
在社区工作的张阿姨就认为:“其实,生活中不少婆媳关系大多很融洽,亲家之间难得见面,客气还来不及,哪能像有些电视剧里那样为了点小事就打起来?家庭中的小摩擦小矛盾在所难免,但解决问题靠的不是吵架冷战,而是宽容和智慧。”
此外,不少媳妇们也表示,“婆婆们”也并非不可理喻,当然有时候也是需要“哄哄”的,还得“哄”得有技巧。结婚后的刘艳跟婆婆一块住,期间也曾经有过摩擦,她表示,“当矛盾出现的时候,记得给婆婆台阶下,有时候以退为进也不失为好办法。”一次,婆婆孙阿姨等儿子下班回家,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了桌上,摆好了碗筷,等他们吃饭,可是儿子夹了一口菜,虎着脸说:“这菜怎么这么咸?”这时候刘艳接了一句:“我最近感冒,嘴里没什么味道,妈特意把菜做咸点,你怕咸就多吃饭呗。”媳妇的一番话让婆婆下了台阶,餐桌的气氛立刻热闹起来,不过是一件小事,但孙阿姨却越来越喜欢这个媳妇。“人年纪大了,有时候就容易觉得寂寞,喜欢邀请邻里朋友到家里来聊聊天,我每次都会向他们炫耀媳妇买的衣服、保养品,虽然我知道这些东西她肯定也给了娘家一份,可是她从来不提给自己妈买了啥,我也乐意把自己家庭的和睦给别人看。”
在孙阿姨看来,结婚以后,自己也不可能说一天到晚看着媳妇、审阅媳妇,“有时候我们掌握了沟通的技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我看来,聪明的儿媳妇会是婆婆的一个好学徒,她可以学习婆婆在待人接物、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经验。当你对一些事情拿不定主意时,看看婆婆怎么做的,一定没有错。”孙阿姨表示,其实,“婆婆们”都是有危机感的,“刘艳就让我明白了她并不是来掠夺的,也没有抢走我儿子,而是加入到这个家庭里,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让我多了半个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