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献计本站 >>献计本站 >> 新农村建设 >>正文
打造亮丽风景线—— 颍上县农村爱国卫生运动见闻
2015-5-26
    “群众住进小区,畜禽实行圈养,垃圾倒入池内,柴草集中堆放,生活污水暗流,双瓮代替茅房,杂物铲起堆肥,沼气把灯点亮”。在今年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中,颍上县南照镇卜林村结合旧村庄改造,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村容村貌,成为当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路面,清澈的河塘,十年前规划建设的卜林村,如今看起来依然整洁有序。在村民马树方家中,记者看到,屋内地面干干净净,摆设整齐有序。让马树方一家欢喜的是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期间,镇里和村里指导新建的厕所和沼气池。新改的厕所干净卫生,沼气带来了经济实惠,让家人颇为受用。

  事实上,受益的不仅是卜林村的村民。今年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颍上县把爱卫运动和疾病防控工作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高温堆肥相结合、与改水改厕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村镇相结合,根据各个乡镇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在当地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打扫门前卫生、收拾屋里屋外、兼顾自家门前的道路硬化……5月9日一大早,红星镇大谢村村民丁如玲便开始忙碌起来。“房子都是新建的,不好好收拾收拾,把卫生搞好,跟房子不配啊。”她告诉记者,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村里忙着改厕和沼气建设,邻居们都在打扫卫生。

  大谢村是红星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自2007年1月开始实施以来,已完成包括污水沟疏浚、废村塘垫平、环境整理、埋设饮(排)水管道等多项基础建设,目前这里已入住80多户。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树胜告诉记者,随着新村建设的进行,村里的硬件设施已不断完善,面上的卫生状况容易改善,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卫生习惯养成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改善卫生状况,村里充分利用广播、发放宣传材料、学生普及等多种形式,使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防疫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购买了大量的生石灰和84消毒液,指导村民进行日常消毒;村“两委”成员实行包保责任制,每天检查卫生开展和保洁情况,并指导村民落实具体防病措施。在镇、村两级积极推动和村民的广泛参与下,目前该村的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村镇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六十铺镇赵庄村赵西庄,村民陈士云正把家中清扫出的垃圾倒进门前的垃圾池中。提起村里到处可见刷着白墙新改的厕所,陈士云说:“以前,一到下雨天,村里好多人家的厕所都往外漫,路上都是蛆虫。现在改厕以后,出门闻不到异味了,下雨天路上也干净了很多。”她告诉记者,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后,大家都愿意搞卫生了。“自己家里搞干净了,平时看着也舒服”。

  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兰喜告诉记者,赵庄的经济条件有限,我们把该建的设施建好后,主要是要发动村民,让他们有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老百姓都能理解,大家都愿意一起把卫生搞好。”

  如今,赵庄村的旱厕全部改建成水厕,村民们都自觉地将垃圾倒进不远的垃圾池里,各家的柴草垛已集中堆放,村民家里的卫生也在村干部的检查指导下,有了明显改善。

  据统计,截至4月底,颍上县改水受益新增3.28万人,改建卫生户厕2656个,公厕292个,建沼气池513个。仅3月份一个月,该县通过全民动员,先后统一安排部署8次大扫除,参与单位5444个,清除露天粪坑18923个,填埋污水沟1073条,清理暴露垃圾9225处,约38409吨。与此同时,颍上县委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城镇农村新增100多名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各乡镇建立20人左右的保洁队伍,村里落实3-5个保洁员,全县共建立33个垃圾掩埋场及多个垃圾中转站,爱国卫生运动长效机制正逐步建立。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