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呼和浩特市的革命老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是抗日革命根据地,之后再想到的便是:这里很穷。
一提到呼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人们都会想到,这是个为老区群众摆脱贫困实现致富的组织。
呼和浩特市是一个革命老区较多的地区,全市40个乡镇中26个乡镇是老区乡镇,1004个行政村中218个是老区村。
如今的老区人已不再是“穷”的代表,多年来,在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老区建设促进会以及市妇联等有关组织和部门的帮扶下,老区涌现出了很多致富能手,其中包括很多带领村民致富的女能人。
兰熙鹏是革命老区武川县义兴元村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村妇女,十年九旱的恶劣气候使义兴元村成为典型的贫困村,但不服输的兰熙鹏硬是凭着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和改变生活的执着信念,从承包600多亩土地开始,一步步经营到投资购买了四轮车、各种农机具等,实现了率先致富。
自己富裕不算富裕,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才是兰熙鹏的梦想。一个机会敲开了兰熙鹏带领全村人共奔小康的梦想之门。2009年,义兴元村被确定为“香港回归扶贫基金”项目和自治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一村一品”项目实施基地。当时已成为武川县兴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兰熙鹏在自己“兰姐乡村笨蛋”已打开市场的基础上,为村里引进两万只优质蛋鸡,分散到468户农民家中饲养,产蛋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仅此一项使农户均增收3000多元。
和兰熙鹏一样,来自革命老区和林县城关镇新营子村的石桂枝,同样是带领老区村群众共同致富的女能人,而新营子村也同样是得到各级老区建设促进会“一村一品”项目支持的老区贫困村。
和林县城关镇新营子村地处东摩天岭山区,地理条件较差,该村是雁北根据地通往大青山根据地的必经之路。石桂枝作为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加快老区村发展实现老区村脱贫致富成为她的追求和梦想。2011年5月,在自治区老促会“一村一品”项目的帮扶下,新营子村根据有养羊优势的实际,“一村一品”肉羊养殖项目落户新营子村,30万元的项目投资,新营子村购回基础母羊400只,让全村绝大多数农户参与了肉羊分散养殖,使分散养殖肉羊的农户可实现收入3000元左右。为了加强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石桂枝又积极争取县老促会和村企结对共建单位的扶持,筹集资金20万元,购进良种母羊110多只,新建标准化棚圈500多平方米。经过不断努力,如今,新营子村羊存栏数达到5831只,并且实现了由分散饲养向集中饲养转变,肉羊养殖业也成为老区村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多年来,革命老区已涌现出各类致富女能手、“双学双比”女标兵等共2000余人。从2009年开始,自治区老促会为呼和浩特市老区清水河县、武川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老区发展“一村一品”项目。从2010年始,市政府在财政预算中,每年为市老促会列支专项资金长期用于建设“一村一品”项目。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实施“一村一品”项目204个。共投入专项资金5402.2万元,老区8.8万受益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元至2000元。(海珍 冯燕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