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青岛女子吴凤兰生下一个重度脑瘫儿;9年前,她冒着高龄孕育的危险,早产生下了女儿,只为让脑瘫儿子“老有所依”……
令她备感欣慰的是,宝贝女儿两岁起就开始照顾脑瘫哥哥,并出落成才艺出众的小明星,前不久被评为“全国十佳自强女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凤兰说自己真的很残忍,生下女儿的目的就是想让她照顾脑瘫哥哥,让她早早承受那么重的负担。庆幸的是天道公平,在这里轰地关上一道门,在那里悄然打开一扇明媚的窗……
高龄孕育新生命,只为接力拯救脑瘫儿子
2000年1月11日上午,山东青岛市立医院。一声声婴啼响彻冬日的清晨,天籁声如同暖阳照进吴凤兰夫妇苦寂的心空,女婴,6.2斤,身体体征完全正常。在极度的担心和焦虑状态下,吴凤兰给女儿起了个背负全部希冀的名字——刘梦怡。因为小梦怡来到人间,是为了拯救她苦命的哥哥——
梦怡的哥哥刘学东(乳名东东)出生于1989年9月,当时新生儿体检结果表明,东东很健康。从医院回家不久,东东频频高烧。1989年10月中旬,刚满月的东东再次发起高烧,并引起抽风。青岛市儿童医院的医生诊断认为,东东因高烧抽风导致大脑长时间缺血、缺氧,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建议放弃治疗。
吴凤兰出生于1964年,是青岛纺织厂一线操作工。丈夫刘亚夫大她一岁,是厂里的货车驾驶员。那天,吴凤兰和刘亚夫隔着玻璃,看着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的儿子,泪水长流。经全力抢救,东东总算保住了一条命,医生宣布他部分脑组织受损,终身残疾,并且只能活到12岁。
吴凤兰让丈夫安心上班,自己怀揣最后一线希望,抱着儿子开始了漫漫又艰难的求医之路。1990年10月底,吴凤兰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市西苑医院治疗。治疗大半年,脑科专家作了细致的诊断后,委婉地告诉吴凤兰:东东的部分脑神经坏死,没有康复的可能性了,他这辈子注定不会说话和走路。
吴凤兰不敢问医生,东东究竟能活多久。她一路饮泣,抱着儿子踏上了开往青岛的火车。回家后,吴凤兰和刘亚夫征得纺织厂领导同意后,一个上早班,一个上晚班,确保有一个人在家里照顾东东。夫妻俩还经常抱着东东去看老中医,到处寻找偏方……
1992年,在刘亚夫的建议下,吴凤兰含泪辞去工作,横下心来,对抗命运。刘亚夫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每天凌晨两点起床,煮好早饭后,去上早班;上午9点多钟赶回家,着手做午饭,饭后再返回厂里上班。吴凤兰只要看见正常的孩子,心里就会格外难受。她更害怕小区居民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东东,然后幽幽地说上一句:“这孩子,太可怜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1992年10月,刘亚夫因纺织厂不景气下岗。为养活妻儿,他在亲友的资助下,买了一辆二手小货车帮人拉货。这时,东东已满三周岁了,全身瘫软,连头都抬不起来,更别谈爬、站、走了。吴凤兰开始用颜色新艳的玩具,每天上百次训练东东站立、蹲地、抬腿等技能。然而,东东的腰部、腿部和颈部完全使不上力,每动一下,都要颇费周折。东东难受得直哭,她只能陪着流泪……
转眼到了1998年12月底,东东也没能像雏鸭般摇摆着走起来,并且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异样的怪叫声。一天晚上,吴凤兰烧了一锅水,给东东洗澡时,竟然有些抱不动他。正巧,刘亚夫出车回来,将东东抱进卫生间,觉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就对她说:“儿子有30多公斤重了,以后他长到百儿八十公斤重,这可怎么办啊?”吴凤兰想了想,说:“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我们俩一天天在老去,以后谁来照顾他?我想,这应该是拯救东东的唯一出路了……”
三个月后,吴凤兰发现自己有孕在身。她喜极而泣,认为是天意。她对医生透露了家有脑瘫儿的实情,充满期待地说:“只要这个小宝宝是完全健康的,哪怕让我去死,我也心甘情愿!”
高龄怀孕对吴凤兰来说,是人生的又一次挑战!她在照顾好东东的同时,尝试起胎教,一只手抚摸着东东的脑袋,另一只手捂住自己日渐隆起的腹部,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小宝宝,你一定要乖,要听话,要聪明,要有力气……记住,你长大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照顾脑瘫哥哥……希望你对哥哥情深义重……”
从1999年5月1日起,吴凤兰将东东托付给邻居代为照顾,频频去青岛市立医院进行孕检,因为总是担心腹中的小宝宝不太正常,会重蹈东东的覆辙。后来,医生发现她孕检过于频繁,就对她说:“你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2000年1月11日,吴凤兰在极度的担心、焦虑和慌乱的状态下,生下了6.2斤重的女儿刘梦怡。新生儿体检结果,未发现任何异常。吴凤兰的心里却不踏实,担心小梦怡在成长之路上出现一些变数。刘亚夫劝她,多朝好的地方想。
小天使“肩负使命”,小小年纪竟会照顾脑瘫哥哥
2000年12月,小梦怡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了。吴凤兰趁机诱导她:“小梦怡,你要感谢哥哥,哥哥要是没病,就不会有你了。现在,你还小,不需要你做什么,但是等到爸爸、妈妈老了,干不动了,你可要帮我们照顾哥哥啊……”
小梦怡一开始听不懂妈妈的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明白了:没有终日躺在床上的哥哥,自己就不会从妈妈的肚子里跑出来。
于是,小梦怡开始学起妈妈,拿出纸杯,从饮水机上接取半杯热水,用嘴吹凉后,端到哥哥的嘴边。见水从哥哥的嘴角溢出,小梦怡从床头拿起一块手绢,垫住哥哥的下巴,确保他的衣服不被弄湿。2002年春节后,小梦怡竟然模仿妈妈,给东东倒便盆,然后拧开水龙头,将便盆冲干净。
吴凤兰对丈夫说:“小梦怡长大后肯定会成为照顾哥哥的行家里手。”刘亚夫长叹一声,说:“你真是太不公平了,把那么重的负担交给小梦怡,这真是不应该。”吴凤兰噙着眼泪说:“我觉得生下小梦怡就是让她照顾哥哥的,这真的很残忍。你看,我就是不给小梦怡负担,她自己也会自觉背上这个负担。这叫蓬草长在麻丛中,不扶也直啊。”
东东不能自主吃饭,没有咀嚼能力,只能靠吴凤兰喂食汤泡饭。2003年2月的一天中午,她给东东做了最爱喝的西红柿蛋汤,拌上一些米饭,端到东东的房间,放在床头柜上,就跑去洗衣服了,准备待汤泡饭凉一些再喂。不一会儿,小梦怡走进东东的房间,给倚靠在床头上的他披上围嘴,然后用汤勺一口一口地喂进他的嘴里。
由于肌肉痉挛,东东的嘴巴难以开合自如,一旦咬住东西就难以松开。小梦怡喂饭的动作稍稍慢些,来不及把右手抽出来,一下子就被东东咬住了。她使劲往回拽,东东的嘴巴难以张开,越是着急,咬得就越紧,竟把她的手指咬破了。
小梦怡放声大哭,东东因心疼妹妹而泪流满面。吴凤兰赶紧跑进屋里,伸出双手扳开东东的嘴巴,这才救出小梦怡的右手……
此后,吴凤兰禁止小梦怡给东东喂饭。小梦怡开始给哥哥按摩双腿和双脚。每次按摩时,东东都兴奋得“啊啊”直叫。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梦怡又有进步了,白天帮哥哥剪指甲,夜里起来给哥哥掖被子……
为了逗哥哥开心,小梦怡开始模仿电视上的少儿节目,不是唱歌,就是跳舞。望着乐成一团的兄妹俩,吴凤兰愈加认定,小梦怡是天生照顾脑瘫哥哥的料儿。
与东东接触得多了,他的每一个手势,小梦怡都能“心领神会”。东东想要吃肉,就摸摸腮帮子;想要喝水,就指指喉咙;伸出右手捏一捏,再做一个圆圈的手势,表示要吃肉包子,比画成半圆形,表示要吃饺子。每次哥哥有什么要求,小梦怡都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别动,我来吧……”
有一天晚上,吴凤兰正在看电视剧,小梦怡突然把遥控器抢过去,调到了体育频道。小梦怡解释道:“我哥哥要看足球比赛。”“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他的脚丫直往上踢呢!”吴凤兰一看,可不是嘛,东东的两只脚丫正朝上举着,两眼盯着电视屏幕上的足球运动员,看得正起劲儿呢。
2003年5月底,小梦怡跟着电视,学会了朗诵唐朝诗人王之焕的诗《登鹳雀楼》。不久,她居然无师自通般地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小品。她把妈妈拉到东东的床前,童声童气地朗诵完《登鹳雀楼》,然后考妈妈:“更上一层楼,哥哥掉下来怎么办?”吴凤兰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小梦怡说:“妈妈,你快拿个梯子吧,我爬上去救哥哥。”吴凤兰说:“家里没有梯子啊。”小梦怡变魔术般拿出自己事先在纸上画好的梯子,认真地说:“妈妈,梯子在这里,你扶着我更上一层楼吧。”
母爱放飞童星女儿,我们仰起头不听命运的话
2003年9月底,吴凤兰得知青岛市文联举办少儿诗歌朗诵比赛,赶紧带着小梦怡前去报名。组委会工作人员说:“已报名的孩子都是七八岁,你女儿不到4周岁,口齿还不清楚,能朗诵诗歌么?”小梦怡不服气地说:“叔叔、阿姨,我给你们朗诵一首在电视上学的诗吧。”说完,她即兴朗诵了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组委会工作人员连声说“好”,破例给小梦怡报了名。
然而,参赛时该朗诵什么样的诗歌呢?吴凤兰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一本诗歌集,只得将东东托付给小梦怡照顾,自己去新华书店。她在《中国当代诗歌作品集》中发现舒婷的《啊,母亲》最适合小梦怡朗诵,想把这本书买下来,但一看定价是26块8毛,这可是一家人好几天的菜钱呀。她舍不得买书,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笔,看一句,抄一句。不一会儿,营业员走过来,厉声制止她:“看你抄!别抄了,别抄了!”她一脸尴尬地将书放下。
第二天,吴凤兰再次去书店。她硬是将《啊,母亲》默记下来,然后倚在书店外面的墙上,凭着记忆,将这首诗完整地写出来。回家后,她开始辅导小梦怡朗诵:“你要多想想我是怎么照顾东东的……”
10月2日,少儿诗歌朗诵比赛在青岛市群众艺术馆礼堂举行。小梦怡上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啊,母亲》:“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最终,小梦怡获得第六名的好成绩,并引起电影《美人依旧》副导演展世宝的注意。不久,小梦怡在妈妈的陪伴下,走进《美人依旧》剧组,扮演6岁的小菲——儿时的周迅。导演胡安连连对吴凤兰竖起大拇指说:“你女儿有表演的天赋,好好培养吧。”拿到800元片酬后,小梦怡拉着妈妈买了一大包果冻,回家后举到东东面前,以炫耀的口气说:“哥哥,你看看,这可是我拍戏赚钱给你买的!来,我给你剥开,用小勺喂你,你快尝尝好吃不?”东东有滋有味地吃着果冻,小梦怡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关照说:“哥哥,你慢点吃,可别噎着。”
继《美人依旧》一炮打响之后,小梦怡相继在《天缘》、《背叛》等电视剧中“亮相”,竟然赢得了广告商的青睐。2005年3月,春寒料峭,小梦怡去海边拍摄别克轿车的广告。导演要求她穿泳装,吴凤兰担心女儿着凉,向导演提出,要取消这次拍摄。可是,小梦怡却趁妈妈不注意,拎着泳装跑进了更衣室……
寒冷彻骨的海风吹得小梦怡瑟瑟发抖,可当镜头推近的时候,她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小小的身子骨不再颤抖了。拍摄结束时,吴凤兰赶紧用羽绒服裹住小梦怡,小梦怡却附在妈妈的耳畔说:“如果不拍这个广告,哥哥就没钱看病了……”听到这里,吴凤兰的泪水夺眶而出。
此后,小梦怡相继成为儿童服饰“喜姿郎”、儿童摄影“快乐天使”等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这些广告片的播出,让小梦怡知名度大增,全国多家卫视少儿节目都邀请她出任客串主持人。
小梦怡每次外出前,东东都会朝妈妈伸出双手,连摇数下。吴凤兰猜出,东东的意思是让她在外面别打小梦怡,就故意问他:“小梦怡犯错误了,怎么办啊?”东东张开嘴巴,发出“啊啊”的声音。吴凤兰向东东保证说:“东东,你放心吧。小梦怡如果不听话,我就冲她吼几嗓子,绝对不会动手打她。”东东笑着挥手,示意她带着小梦怡快走。
出于对小梦怡的保护,吴凤兰在外面闭口不提自己有个脑瘫儿子。可是,小梦怡却毫不避讳,逢人就说:“我是我们家老二,上面有个脑瘫哥哥……”
有一天晚上,吴凤兰问小梦怡:“你说你有个脑瘫哥哥,就不怕别人笑话你吗?”小梦怡这才透露一个秘密:“我想利用拍戏和主持节目的机会,多认识一些人,说不定他们当中就有人认识医学专家,没准能把哥哥的病给治好呢!我最想听到哥哥开口喊你一声‘妈妈’……”听到这里,吴凤兰无语凝噎。
如果把母爱比作是一架天平的话,吴凤兰明显偏向东东这一边,每次买吃的穿的和用的,她尽可能多给东东一些。小梦怡渐渐发觉妈妈的“偏心”,并没有点破。2006年春节期间,吴凤兰买来3块巧克力,给东东两块,小梦怡只得到一块,就噘起小嘴巴说:“妈妈,你对我好像有点不公平。”
吴凤兰问她:“怎么不公平啦?”小梦怡说:“你分东西的时候,总是给哥哥的多,给我的少。”
吴凤兰说:“你哥哥是个病人,你以后能吃到好多好多的东西,但你哥哥能不能吃到,还要打个大问号。所以,你不要觉得不公平,受委屈了,好不好?”小梦怡歪着小脑袋,考虑了一会儿,吐出了一个字:“好。”吴凤兰说:“抱一抱吧,你们兄妹俩。”于是,小梦怡伸出双臂,将哥哥搂入怀里。
2006年9月,小梦怡进入青岛市四方区洛阳路第二小学读一年级。因家就在学校围墙外,中午及下午放学后,她经常带着同学去家里陪脑瘫哥哥玩耍,有时还要教他看图识字、扳着手指头数数字。她的拿手好戏,就是与东东贴着脸打招呼,引得东东哈哈直笑。
在场的同学看见这一切,由衷地说:“小梦怡,你有哥哥真好,可以跟他说心里话。我没有哥哥,回到家里,不知道跟谁说话。”小梦怡觉得自己真够幸福的,就对同学说:“假如我的哥哥身体好端端的,我就没有出生的资格了。”
小梦怡成了才艺出众的小明星后,吴凤兰最担心的是她的成绩有所退步。小梦怡在外拍戏或做节目时,总是随身带着课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长途电话请教老师。哪次考试没考到100分,她都要扑进妈妈的怀里,哭着说:“我如果认真一点,完全可以考满分的。我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连剧本都看不懂,根本没办法演戏,就更别提给哥哥挣钱治病了。”
2009年8月26日,刘梦怡从全国各地推荐的300多名优秀女孩中脱颖而出,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十佳自强女孩”。从广西桂林领奖回到青岛的家里,东东两眼放光,两手握拳伸出来,然后,右手拇指指向地面。原来,他这两个手势分别代表“十”和“佳(家)”,是在向妹妹表示热烈的祝贺啊。
小梦怡高兴极了,拍起小手,唱起了自己创作的儿歌《家》:“我的家很温暖/爸爸是天/妈妈是地/我和哥哥在天地之间/爸爸辛苦工作/尝尽了苦辣酸甜/可回到家里/却有一张温暖的笑脸/妈妈却是喜忧参半/忧的是/哥哥的病体何时康健/喜的是/我的天真烂漫/我的责任可不一般/全家的希望/全部的重担/都由我一人承担/我会撑起一把大大的伞/为爸爸挡风/为妈妈遮雨/照顾哥哥到永远……”
编辑/郝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