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未来农村 >>正文
养老金当期无缺口 未来压力大
2013-3-16
 养老金有没有缺口,如何实现保值增值,退休金增长机制如何建立,“双轨制”怎样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据新华社电

  去年累计结余2.37万亿

  “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7万亿元,支出1.55万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7万亿元。”胡晓义说,“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支持下,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当期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胡晓义坦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领钱的人相对增多,缴费的人相对减少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首先是要扩大覆盖面。第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他强调,除此之外,还要开辟新的资金渠道,例如将国有资产的增值部分、国有土地出让金等纳入。“同时,从2000年开始,中央已经在安排战略性的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目前已达近一万亿元的规模”。

  研究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

  2005年至2012年,中国已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3年,国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待遇虽然连年提高,但由于养老金调整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我们正在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胡晓义说,“我认为,过去九年连续调整养老金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决策机制经济发展、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物价水平、财政能力等因素都已经成为决策时的考虑因素。”

  “双轨制”改革不能做成“夹生饭”

  胡晓义介绍,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在一个总体的改革框架下来进行。”胡晓义说,“其中包括机构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分配、财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

  “有些地方个人也缴费了,但机制没有理顺,结果又退回去了。对于这方面的改革,我们知道公众有很多的反映,我们一样也很着急,但我们这次一定要力争改革能够成功,不能做一个"夹生饭",半道又退回来了。”
 代表委员议政录

  周乃翔: 城乡一体化重在提升农村“短板”

  新华社电 如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周乃翔表示,途径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提升农村这块“短板”。

  “农民能否得到实惠,是评价城乡发展一体化最重要的标准。”周乃翔说,苏州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率达到72%,更好地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显得十分迫切。结合苏州近年来的探索,可从三个方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首先,直接“反哺”农村,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直接给农民发放补贴。其次,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并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三大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分红收入。三是努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逐步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的同等待遇,并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有实质性进展。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