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某男,7岁,2000年3月17日诊。
其母代诉:“昨日晨起发现患儿双眼胞浮肿如卧蚕状,没有注意。今晨浮肿已延及整个面部,因怀疑患肾炎,急来就诊”。
【刻诊】患者一周前曾因“感冒,咽痛”自服克感敏+利君沙,现感冒已愈。查见患者头面身半以上水肿,目胞浮肿,小便减少,昨天至今只小便2次,且每次尿量也明显减少,兼见苔薄黄,舌红口渴,脉浮数,按其双足踝部有指陷性水肿。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
【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辩证】风水兼热。《金匮要略》第18条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治则】宜清热宣肺利水。方选越婢加术汤化裁。
【处方】麻黄9g,杏仁8g,苍白术各10g,石膏15g,蝉衣10g,白花蛇舌草12g,二花15g,车前草15g,野菊花12g,益母草15g,茅根30g,大小蓟各15g,猪苓10g,泽泻10g。
【用法】3剂,水煎服。
西药用青霉素160万U,肌注,2次/日。
双克片25mg, 1片, 3次/日,口服。
654-2片5mg, 1片, 3次/日,口服。
上中西药合用,3天后尿量明显增加,水肿减轻,用药一周水肿消失。尿常规复检:蛋白(-),RBC(-),临床痊愈。停药观察,愈后未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