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0日),省作协工人作家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为期三年的工人作家扶持计划也正式启动,这是继农民作家扶持计划后,省作协实施的又一扶持基层作家的公益举措。
在为期两天的工人作家培训班上,40多位来自我省企业一线的工作作家代表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主讲“当代产业工人生存现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俊国、湖北大学教授蔚蓝、工人作家董宏量主讲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现状与问题,优势和难点。培训班结束后,我省将在全省扶持20位企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农民工等工人作家进行长篇小说创作。省作协副主席高晓晖:扶持农民作家的计划做了三年,我们也认为工人作家这样一个群体和农民作家这个群体有相类性,也准备化三年的时间,关注、扶持一批工人作家,运作的模式也是跟扶持农民作家的模式基本一致,通过培训,然后再选题大纲,然后一对一的辅导。扶持十部,出版六部。我们扶持工人作家,关注一线的工人作家,这就是一种公益活动。
在一国有企业从工人做到管理者的付汉勇,亲历了企业从建立到繁荣到衰败的风风雨雨,种种感触使他拿起笔,开始了小说创作。省作协启动工人作家扶持计划,让他有雪中送炭的惊喜。
对作协举办的这次活动,我确实感到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作协的这次活动,在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上,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成果。如果我列入行动计划,我一定会拿出无愧湖北文学状况、无愧于湖北这块领土的工业方面的作品来。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俊国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都是一个弱项,省作协扶持工人作家进行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不仅有战略眼光,更有现实意义。他说:把相关的企业的这种创作力量集中起来,用讲课研讨的方式,因为很多问题都是需要研讨的,不是闭门写作就能写出好的作品。工业题材的创作复杂性、矛盾性太多,作家不好把握,是需要智慧的。因为它和都市连在一块,和现代性、现代化连在一块,它不仅仅是一个硬性的工业题材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实难度、薄弱,也正是突破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