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平区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制度,规范运作,积极探索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依托“廉政论坛”平台,建立教育体系。开平区探索的“一镇一个廉政基地、一村一个教育室、一名村官任前一句廉政承诺”的“三个一”教育模式,有效筑牢了“村官”思想道德防线。尤其是创新推出的“廉政论坛”,突出农村基层特点,以其全景式的教育模式特点,给枯燥的廉政教育注入了趣味和活力,受到广大“村官”和村民的喜爱。
创新“村官晒权”载体,促进村权监控。这区注重创新监督方式,推出了一种“开放式”的权力监控模式——“村官晒权”。确定了“2+5+X”的具体模式,即: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2个晒权主体;承诺践诺、目标完成、职权行使、廉洁自律和信访稳定5类晒权内容;村官晒权台、民主晒权日、晒权监督卡和集中晒权月等多种晒权形式,全区218名村官晾晒承诺1200余项,晾晒日常事项3400余项。
探索“联章理财”模式,强化“三资”监管。这区实施农村“三资”管理中心建设工程,积极建立农村财务委托代理、集中采购服务、招投标服务为一体的乡镇“三资”管理中心。建立了群众、业务、审计三级监督机制,探索实行了村民理财“联章制”,即:村里开支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时,必须同时加盖每名“理财小组成员手章”方可入账,缺一章视为无效。
突出“制度建设”重点,推进民主监督。深入推行“镇包村干部参加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各村凡召集村民代表决定重大事项时,镇包村干部参加,形成的决定必须由包村干部认定后签字;实行“农村临时用工审批”制度,对用工管理、工资发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防止了随意用工、虚报冒领等问题;试行“规范村级公章管理和使用”制度,对公章的保管、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提高了公章使用的严肃性。
把握“信访信息”关键,做好矛盾化解。这区不断完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坚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及时回访,突出早发现、早排查、早处理。特别是建立信访信息处理机制,超前消除隐患。注重信息收集,编织“信息网”。紧紧围绕全区工作重点和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不断健全工作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