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合格村长 >>正文
女村官让出办公室建留守儿童之家
2013-7-8
本报1月30日刊发了《“手电女孩”翻山越岭访村民》一文,报道了宜春袁州区洪塘镇洒下村大学生女村官——村支书廖味娟黑夜中打着手电筒,翻山越岭到村民家家访,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一事。时过四个多月,在她的踏实努力下,修路、建留守儿童之家等惠及村民的多个计划得到落实。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深为其精神所感动,为女孩梦想成真而助力。

廖味娟让出办公室办起留守儿童之家

爱心人士发放爱心礼物

留守儿童柳云星获得一双球鞋

  村民圆了修路梦

  15日,记者再次来到廖味娟所任职的袁州区洪塘镇洒下村,看到一条宽敞的大路从山脚下直向山外延伸,这就是廖味娟上任后第一个圆满实现的计划。有了这条路,全村1800余人的出行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再也不用受绕远道或攀崖爬坡之累,圆了几代人未能实现的修路梦。

  对这条爱心路,廖味娟有着太多的感受。“要致富,先修路,这是被很多事实证明的道理。洒下村是个贫困村,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盼着出门能有条好走的路,父老乡亲的这个愿望,就是我的首个奋斗目标。”她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上任一开始,她就为修路而奔波。为了能争取到在外发家致富的家乡老板投资修路,她曾经千方百计地寻找并上门拜访,掏心窝地与他们交流,才有了多位家乡老板的慷慨解囊。

  记者现场采访了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村民,他们告诉记者,如今走在这条能直通附近乡镇甚至外县的“致富路”上,就会想到小廖书记几个月来付出的辛劳。她可真是一位能为“老表”做实事的好女孩。一位大伯说,“人家女孩刚参加工作,一月才1500元工资,当时号召乡亲们捐款时,她当场带头捐了5000元,真让大家感动。”

  男孩圆了球鞋梦

  四个多月前,记者来到洒下村采访时,全村60多名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成了廖味娟的一块心病,她计划要在今年暑假前为她们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同样,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这个心愿也得到了实现。

  “这是宜春预备役团的王洁托我送来的1500元捐款,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购买一些需要的用品;这是宜春团市委青年志愿者送来完成孩子们心愿的礼物;这是袁州区爱心人士送来的课外书籍……”15日上午,来自宜春市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之家”落成前来献爱心,并向记者介绍有关捐助情况。

  为现役军人王洁送来爱心款的聂女士告诉记者,这位军人是从报纸上看到了廖味娟的事迹,深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托她带来了1500元钱,并打算今后再给予资助。

  记者在现场看到,10岁的留守儿童柳云星捧着一双崭新的回力球鞋爱不释手。他告诉记者,爸爸妈妈离婚后,他跟着奶奶生活,冬天都是穿着拖鞋,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穿一双新球鞋,没想到廖阿姨带来的爱心叔叔很快就帮他实现了梦想。

  留守儿童有了共同的“家”

  记者得知,在洒下村两层楼的村部,竟没有廖味娟的办公室。现在新建的“留守儿童之家”原本是她的办公室,因为村部房屋紧张,就让了出来做“留守儿童之家”。

  在这间仅有12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已经被几张桌椅板凳和书橱占据,仅剩下一条狭窄的过道。“这么小的房屋已经不能容下我的办公桌了,就干脆把办公资料全部放进背包这个‘流动办公室’,这样反而方便办公。”这是她对自己让出办公室的解释。

  廖味娟还告诉记者,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洒下村的儿童就是洒下村的未来。帮助全村60多名留守儿童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也是作为一名村支书的责任。

  廖味娟还向记者透露,她是学英语专业的,暑假期间,她还可利用一技之长,为留守儿童补习英语,农村的孩子也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

  ■记者陈国菊 文/图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