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政干部德的建设,既需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更需要从制度机制上强化约束,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信念操守的自律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道德的“软约束”变为“硬杠杠”。
建立完善“官德”的考察制度。要拓宽德的考察形式、途径和范围。在年度考评时,干部述职中增加“德”的专项述职,实行个人“述”德;在年度考评和提拔考察中,对干部“德”的情况进行专项测评,重点考察干部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实行单位“评”德;听取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对干部在社会上表现的反映,在干部考察、任前公示时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实行群众“议”德;采取走访所在社区、开展网络调查、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随时掌握干部的日常行为和社交圈、朋友圈的情况,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实行暗访“查”德;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征询干部的邻居、配偶、父母、同学、朋友等各方面的意见,全面、真实地了解干部家庭美德的情况,实行家庭“证”德;在传统正向测评的基础上,专设分类指标,用反向调查方式,向熟悉领导干部情况的人员调查了解干部是否具有某些负面反映,实行反向“核”德;运用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纪检(监察)、信访、公安、综治、审计等部门参加的情况通报会,进行书面函询,及时掌握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和违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部门“检”德;建立干部“德”的信息档案,将干部述“德”报告,“德”的评议情况、反向调查结果、年度考核情况、暗访记载、网络调查情况、理论测试成绩、关键时刻“德”的表现、获得奖励或立功情况、被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违纪违规和处分情况等都如实记入干部“德”的档案备查,实行档案“记”德。
完善“官德”监督机制。要增强监察独立性、权威性,以保证监督的实效性。要畅通言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拓宽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形式,让干部群众有机会有条件随时监督领导干部的德行表现。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激浊扬清和对社会道德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网络媒体和广大网民参与监督“官德”,形成一种规范和制约干部德行的强大力量。(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委组织部长 鄢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