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大学生村官 >>正文
贵州大学生村官张山川脚踏实地从泥土里起航
2013-2-16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回到大坝村。这一年,我觉得自己为群众做的太少,我希望有机会能为这里的群众做更多……他就是2012年3月15日经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选派参加省委组织的帮县、联乡、驻村活动,由省委国防工委统一安排,派驻到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大坝村挂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军品机加分厂厂长助理——张山川,他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群众真正值得信赖的大学生村官。
  “我现在是关岭县永宁镇大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肩负重任 当好农民再当官
  2012年3月15日 16:27 张山川在他的QQ签名里这样写到:“我现在是关岭县永宁镇大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这句话里张山川已经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空降”干部,在临出发前,甚至在去往大坝村的路上,
  他就一直在思索,工作在一个远离熟悉环境数百里之遥的小山村,从事一种与过去讲究专业技术性工作业务截然不同的群众工作,亲人、同事不在身边有需要时怎么办?工作方式方法是否能够贴近基层,达到有实效、受欢迎、出成绩的要求?面对着一连串的疑问,张山川反诘自问:一个以党员先锋模范精神武装起来,继承了积淀着深沉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艰苦奋斗军工精神的帮扶干部怎么会表现出无助和寂寞?干,可能会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不干,就连半点精神也谈不上。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代表的是党的行为,我们要更多的了解来自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心声”。
  然而张山川到任时正是下种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靠种植业为生的老百姓来说,千万不能误了耕种时机。如何耕种,地里该种什么才能让群众增收致富?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永宁镇大坝村三组村民汪荣明因老伴过逝较早,两个子女都在贵阳工作,家里除了自己1个劳动力以外,别无他人。自己一人一边要耕地,一边要播种子,春根生产进度极其缓慢,眼看就要错过春耕时节。张山川在走访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立即穿上解放鞋,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汪荣明种包谷和西红柿。仅用了3天时间,张山川就帮助汪荣明完成了10余亩土地耕种。当完成最后一颗种子下播时,激动不已的汪荣明紧紧握住张山川的双手说:“谢谢!谢谢!没有你,我还不知道要耕种到什么时候……”老人虽然不善言辞,但这句简单朴实的话语,却深深触动了张山川的心,让张山川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付出后的一份回报。也许,老百姓是最善解人意的,只要你为他们做一点事情,哪怕是一点点,他们就会感到一种满足,就会把你深深记在心里,这也是让张山川最为感动的。
  当翻开张山川民情日记时,发现上面醒目的写着一行大字:“要想帮扶工作取得实效,胸中必须装着一本民情账,本着对农民、对农村负责的态度,本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说真话、办实事、做真人。只有脚下踩得扎实,才能走得更远。”在交谈中,张山川告诉笔者:“要当好村官首先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农民再当村官,要把自己当成村里面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到哪一家去,你就把自己当成家庭里面的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上山,一起干活,一起做饭,晚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给小孩辅导课程”。从进村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走访大坝村每一户群众,走进群众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家里人”,摸清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了解群众的需求、诉求、渴求,真情实意为群众想,脚踏实地干事,帮助大坝村理清了“争取政府、社会资金、技术以及项目来扶持一两户积极且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以实绩增收来带动更多的农户向产业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出劳动力回乡发展,以此带动村里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村民自发图强,脱贫致富的良好势头”的发展工作思路。用村民王志忠的话说,小张就是我们自己人,有学问热心肠,哪里有事吱一声他马上就到,一点架子也没有,再说人家是个做飞机的,来家里帮忙我们觉得有面子。
  “雨也该停了吧,老乡的玉米地不是用来养鱼的”
  心系群众,不辱使命出成效
  2012年7月17日 10:04 张山川在QQ签名上写到:“雨也该停了吧,老乡的玉米地不是用来养鱼的”。2012年7月中旬,关岭自治县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导致农作物被洪水冲、淹严重,面对如此灾情,张山川心里隐隐作痛,焦急万分,立即冲锋在前,一面组织党员干部抢险救灾,一面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在他的带动下,为大坝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一年来的挂帮工作,张山川始终心系群众,无论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是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教育,时时事事都牵动着他的心。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他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力度打造大坝村党支部成为党建示范点,制定了《大坝村基层党建示范点达标标准》。建立了一个产业党小组,并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管理台帐的规范化建设、党员活动室的提档升级工作,做到软件、硬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党员活动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
  然而,翻开张山川的民情日记有这么一段话让人记忆深刻:一架飞机从停留在图纸设计阶段到翱翔蓝天,关键在于每一个环节的严谨、结构的合理以及组成部件的相互兼容;而一个地方经济社会要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思路以及最大地争取各方力量的相互支持,贵在实际,重在行动,让群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感受到关怀,享受到实惠。张山川同志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挂帮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保证民生。积极配合村支两委从县农业局为村里争取了100亩杂交玉米种植项目,每亩由政府给予50元的种子和1包化肥为补助,以稳定口粮生产。争取政府加大水利建设、重视防汛抗旱等保障机制,为老百姓夏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强教育投资、道路建设、土地开发与复垦、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事业,为保证民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挂帮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响应政策号召。积极争取到公司党建扶贫款33600元,用于给村里计生特优户购买猪仔,待生猪出售后,第一批养殖户分别购买两头猪仔给第二批某项政策执行好的家庭养殖,以此类推。做到让帮扶工作、国家政策落实共同推进,让村民得到实惠,同时也有助于村支两委开展日常工作,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在挂帮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关心群众困难。在走访调研中,张山川始终最关心的是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向群众不厌其烦地宣讲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就这样一边说教,一边寻思出路。在了解到部分打工因无技术被迫回乡的年轻人他突然有了思路,联合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学校——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就业帮扶”项目。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他一遍遍地与多方协调工作,熬更守夜赶写一份份的汇报材料,经过不懈地与学校和公司协商,得到了全面大力的支持,现在只要是在“就业帮扶”项目就读的学生,学校全免学费和住宿费以及每天补助15元的生活费,还可以优先选择有工作保障的定向班学习。并且公司将视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给予助学金、奖学金、学业期间多方关怀、就业优先推荐等支持。同时,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有5名学生通过该项目在校就读。帮助该村1位老人和2名孤儿协调民政救助金1万余元。积极为部分危房农户协调危房改造款14万元。在七一建党节和八一建军节之际,争取公司扶贫款8000元用作慰问村里困难老党员、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及退伍军人。争取公司金秋助学款5000元为村里4名困难学生以学费补助,争取公司军品装配分厂党建慈善基金10000元,成立了“贫困助学基金”,计划对2名孤儿及1名优秀学生进行跟踪助学帮扶。在挂帮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支持规模种植。为鼓励和支持大坝村村民发展规模种植,他积极协调红林公司出资12600元为集中种植西红柿的农户予以每亩西红柿地1包化肥的补贴,以此带动更多村民积极响应号召。8月中旬,随着天气的持续炎热,大坝村的67亩西红柿逐渐成熟,个别农户已将先成熟的果子背到集市上和马路边卖,看着他们数钱时脸上的笑容,张山川真正体会到了丰收给农户带来的幸福和满足。欣喜之后并不平静,等到西红柿大量成熟集中上市之后的销路是关系到农户能不能丰收的决定因素,对此,他迅速将此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并协调到红林公司80000余元资金,用高出市场价每斤0.5元的价格,以每斤1.7元的价格收购大坝村西红柿20吨。在挂帮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促使经济调整。为了争取更多政府政策和技术的支持,提高农户获得信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降低农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让有意向产业化发展的农户能省心地发家致富,他和安顺市检察院的驻村干部章琛会同县扶贫办、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大坝村成立——大坝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核桃300亩,2013年将承继300亩烤烟种植项目以及部分无籽刺梨的试种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大坝村在张山川的帮扶和带领下,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250元增加到3200元,增长近千元。
  记者手记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帮扶永宁镇大坝村5年计划已结束,红林机械有限公司的干部要走了,对于大坝村的村民来说是一种难舍,是一种缺憾。难舍他们情同一家的情结,缺憾的是亲密的面孔将一去不返。当前,大坝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有好多事才刚刚起步,大坝村的山川才刚刚红林一片。为此,大坝村近百名干部群众“先下手为强”,联名“上书”县委组织部,诚请组织部帮助呼吁,请求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再继续帮扶,这是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每一名挂帮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真情为大坝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结果,更是大坝村大学生村官张山川一年来与大坝村干部群众心与心交融的结果。
  2013年1月30日,当张山川走出寨门时,突如其来的鞭炮声,感谢信和一面红色锦旗足以证明老乡们对这位年轻小伙一年来工作的认可,农民喜欢实实在在的人,认认真真干事的干部。即将离开大坝村的张山川,此时此刻心情更加复杂,对大坝村,对大坝村的人,对在大坝村开展工作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有许多牵挂、许多不舍、许多感恩、许多留念。正如2013年1月29日 05:08 张山川在QQ微博写下这段话一样:即将离开,些许留恋,些许不舍,些许难忘,些许感动。这是我在永宁的最后一晚,自觉的醒的这么早,证明我对这里确实有了感情……驻村工作就一年的时间,但我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是我一身的唯一,结识的朋友和友谊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会永远铭记我曾经是大坝人,我会永远铭记平凡人带给我的感动。
  是的,一年的驻村生活,让张山川学到不少基层工作的经验,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对工作、对生活甚至对人生都因此有不一样的态度和感受。学会规划和反思,规划未来的路,反思工作旅途中的得与失。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那种不畏困难,“干”字当先的工作作风,那种服务大局、局部优先,集中优势力量办成事的工作方法,我想这一切都会让他终身受益,是大学生村官受用终身的最宝贵财富。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