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新闻资讯 >>时事新闻 >> 农村新闻 >>正文
专家预测明年可能加大减税和扩大财政赤字
2012-12-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共中央委员换届后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结2012年经济工作,对2013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在每年11月底到12月上旬期间举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自1994年以来召开日期最晚的一届。专家预测,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性很大,但政策工具将出现新的组合和特点,包括施行加大减税力度、适当加大财政赤字、增强地方财力等新的调控措施。

“宽财政稳货币”

经济增长目标或仍为7.5%

12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一些经济学家注意到,以往通常会提到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提法,这次变成了“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事实上,中央高层传递的经济策略已日趋清晰,GDP增速或将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保持经济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强调收入倍增将或成为2013年整个经济工作的核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表示。他认为,经济增速依然会维持在7.5%的目标上,不会太低也不会追8%的高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判断,明年经济将延续今年四季度经济反弹的情况。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十分脆弱等因素,2013年宏观经济依然面临大量的风险。所以,“目前相对宽松、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宜进行过度调整。”

货币政策倾向中性

“预计货币政策会倾向于中性。这是因为CPI有回升的压力,但是不会成为主要的经济困扰。同时,经济的复苏又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但是不宜大幅进行货币放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在宏观政策方面,既然强调连续性和稳定性,很可能意味着2013年会继续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者支出的重点仍是交通、农田水利和保障房等民生领域;后者总体是相机抉择的,初始取向与今年下半年松紧程度几乎相当,由于存在‘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提法,在物价持续回升的一些月份,货币政策可能还会向收的方向回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有关专家也表示,2013年应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稳定货币供给为重点,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专家判断,2013年人民币可预见的、明显的升值空间不大,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的均衡区间,升值压力明显减小,这为开放资本项目、增加汇率弹性提供了政策空间。

今年回顾

今年,在稳增长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内需有所恢复,加之外需略有好转,增速一度持续下行的中国经济,从9月份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已持续3个月反弹,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连续回升。 (据新华社)

明年展望

明年,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将延续低迷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的走向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偏紧。国内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环境瓶颈等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新问题又不断出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新城镇化或出配套政策

上周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而在城镇化方面,则概括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学界预计,中央或为此出台专门的配套政策。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当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种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背离,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依然很大。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另一个就是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后一个层面,虽然我国工业发展了,但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打开,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中银国际报告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深度”城镇化而非“广度”城镇化。不再是以往大范围布点,而是强调尊重市场规律发展城市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再单纯强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而是更为强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即真实城镇化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政策工具新组合

加大减税力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目前的政策取向关注的是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不再单纯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因此,只要没有出现经济下滑的趋势,就没有必要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与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减税,营改增将成为最大亮点。“营改增将在全国多行业推开,减税规模可以达到几千亿。这一减税效应将大大超过今年。”刘尚希表示,下一步财政政策或将和新型城镇化结合。“因为今年已经在做营业税改增值税,明年继续扩大范围的话,事实上是实施更大范围的结构性减税,这也应该叫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位财政系统的权威专家说。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也认为,明年增值税17%的基准税率可以下调2至3个百分点。原因是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如果继续实施17%的增值税税率,可能要倒闭。“但是如果中小企业税率下降,则可能会起死回生”。“结构性减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各种经济政策之间的一种平衡器,并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战场。”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表示。

适当扩大财政赤字

目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一般有简单的公式,比如广义货币M2,与GDP和居民消费价格(CPI)之和相差的数字越大,表示货币政策越积极。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没有统一公式,一般讲,财政赤字率提高,加大国债基础建设投资,或者加大财政民生支出,都是财政政策积极的表现。

中国人民大学近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认为,考虑到明年地方债发行力度要加大,进而缓解地方财政收支上的困境,明年财政赤字率可以适度提高到2%左右。

2012年和2011年一样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2012年确定的全国的财政赤字8000亿,比2011年减少500亿,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目前各方预计明年经济增速比今年要高,是否仍要维持1.5%以及更高的赤字率,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经济走势来研判。

增强支持地方财力

“明年应把降低企业税负和稳定地方财力作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国研中心的研究报告提出,2013年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适当提高中央预算赤字水平,扩大财税政策的回旋余地;另外会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力的支持,提高地方政府基本保障能力,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不过,在财政支出上,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分析,中国财政用于基础设施方面支出太大,而社保、就业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16%,需要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更多用于民生方面。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南方日报》等)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